中华成语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成语故事

  • 版 次:1
  • 页 数:191
  • 字 数:12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6562554
  • 丛书名:最美国学
作者:贤阮丽 编著出版社: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编辑推荐

  成语是中华文明中浓缩的精华,本书精心选取了100多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用流畅平易的语言解释成语的含义,并将成语背后的典故娓娓道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让人们在熟悉成语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程门立雪”教导人们要尊师重道,“不材之木”中蕴含着大智若愚的智慧,“大义灭亲”的高风亮节令人赞叹,“马革裹尸”的冲天豪气振奋人心,“四面楚歌”的悲凉令人扼腕,“刻舟求剑”的愚蠢可笑又可怜……

 
内容简介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成语的背后涉及很多历史典故,脱离典故来让孩子孤立地掌握成语,不仅枯燥,而且效果不好。如果把成语的含义跟背后的典故结合起来,孩子掌握的就不单是一个词语,还有成语背后的文化,以及成语典故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目  录

◎爱屋及乌
◎按图索骥
◎八斗才
◎八仙过海
◎百步穿杨
◎杯弓蛇影
◎不材之木
◎不越雷池
◎沧海桑田
◎豺狼当道
◎草木皆兵
◎长风破浪
◎唱筹量沙
媒体评论

  汉语的精华在于成语,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带领孩子了解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提高语言能力。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的意思是喜爱一个人时就连停留在其房屋上的乌鸦也爱护,比喻喜爱一个人,就连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这一成语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之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溯源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民生活困苦。西伯姬昌决定起兵伐纣,推翻纣王的统治,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的这一愿望直至他儿子周武王继位后才实现。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弟弟召公、周公等人的辅佐下,联合众诸侯,经过多次战争,攻入殷都,商朝的残暴统治终于被推翻。然而,伐纣成功的武王心中却总是隐隐不安,认为天下还没有安定,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于是,他召见姜太公、召公、周公等人,问:“应该怎样处置商朝的士众呢?”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一个人,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要喜欢;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就连带讨厌他房屋的一砖一瓦,将他的仆从家吏夺过来,将敌对分子全部杀掉。大王认为怎么样?”武王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有罪的,要杀;无罪的,就让其保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这种做法也不妥。这时,周公说道:“我看应该让他们各人回到各自的家中,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武王听到此言,心中豁然开朗,认为这种做法十分妥当,天下也可以安定下来。
  后来周武王采用这种方法治理商朝的遗民,他的天下果真安定了下来。“爱屋及乌”这一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
  
  
  
  
  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良马,寓意为按线索寻找,也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此成语出自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溯源

 中华成语故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