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要身体棒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0-6岁 > 第一就要身体棒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2506312
作者:王东华 主编,李蔚红 编著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编辑推荐
  当心!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玻璃脆”娃娃!
  请把站立、行走、奔跑的权利还给孩子!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母亲教育”倡导者王东华,
  继《发现母亲》后,母亲教育研究所**课题。
  一部让千万父母不再为孩子体质发愁的实用读本。
 
内容简介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体质却在下降。现代科技给予人们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放弃了行走的功能、适应温度的功能以及野外生存的功能。那些出门就坐童车的孩子,被动地任大人推着走路,双腿缺少了走路的机会,双手也被限制,不能自由地摸那些坚硬的铁栏、路边茂盛的青草、身边同龄小朋友的手,这也相应地减少了探索新鲜事物的机会。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孩子的体质连续10年下降。10年间,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都在下降。其中,速度、力量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连续20年下降。有专家用“软、硬、笨、晕”四字概括当今孩子的体质状况。“软”,指肌肉松软;“硬”,是关节僵硬,柔韧性差;“笨”,指动作不灵活,协调性差;“晕”,指容易晕倒,升旗仪式晕倒,军训晕倒……
  这是一部引发中国家长深刻思索育儿理念的警示作品。针对当今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的教养方式以及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运动的权利,极具革命性地提出:第一就要身体棒--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物!
作者简介
  王东华,男,《发现母亲文库》主编,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母亲教育运动的发起人与倡导者。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领军人物。早在2001年就入选《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十余年来更是在亲子教育领域不断行进。社会影响日渐深远。其研究母亲及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发现母亲》《新大学人》20世纪末一经推出,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推出原创书籍数十种,累计发行近千万册。
  李蔚红,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曾任少儿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母亲教育研究及儿童读物编写工作,著有《做一个女人》、《远逝的美丽》、《相爱的岁月》、《家教札记》、《道德的指环》、《母性》等文学、人类学与家庭教育纪实作品,作品入选国内外多种版本图书。现居北京,从事母亲教育研究工作。
目  录
序言 身体能力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基础
第一章 身体健壮是心理智能的基础
 健康第一,成绩第二
 运动让孩子更快乐
 运动让孩子反应敏捷
 运动让孩子自信
 在运动中学习生存技能
第二章 孕育,可怕的是精子都已经没有活力了
 父母爱运动,才有爱运动的孩子
 健康的精子和卵子,才能孕育健康的孩子
 可怕的是精子都已经没有活力了
 正常的身体运动不会损伤胎儿
第三章 流产,让我国已经很少有头胎儿了
 我国的头胎儿已经越来越少
前  言
 身体能力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来自于父母。在日渐的成长中,孩子们还要经由父母、家庭获得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很多能力,只是他们最先要获得的还是健康、灵敏的身体能力。
  身体的健康、平安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他们能够增强各种生存能力、走向成年的基础。
  而孩子身体的健康、灵敏,一方面来自他们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的免疫系统,另一方面要靠父母耐心尽心的养育,给予他们温暖的家庭、营养丰富的饮食等,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广泛接触。
  从一个成形的生命胚胎直到十四五岁,孩子的胸腺、脾脏、骨髓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才能够完全发育起来。在这一关键的成长时期,他们因为缺乏免疫力很容易染病,所以每当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强烈时,我们在医院的走廊里,都会看到很多前来看病的孩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我国的头胎儿已经越来越少
  头胎的身体素质会更好
  英国利物浦大学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华裔教授鲁先生发现,人类的第一个胎儿在体质上、智力上均要好于后面的胎儿。因为孕育第一胎的时候,父母亲都相对年轻力壮,父亲的精子健康、活跃,母亲由于是第一次怀胎,子宫的血管富有弹性,血液供应充足,也非常有利于胎儿。他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跟踪那些成年后的第一胎,把他们与第二胎、第三胎进行比较,发现他们大都生命力更为活跃、顽强,富有创造性,生活也更为正常和幸福。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恺撒医院的研究人员对2300名女性怀孕前到孩子20岁期间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头胎生育女孩的母亲心脏收缩压比未生育女孩的母亲平均降低了2毫米汞柱,心脏舒张压平均降低1.5毫米汞柱,并且这种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多年,甚至保持到她们孩子20岁时。而第二次生育时则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艾丽卡 冈德森称,原因可能就在于怀孕使女性的血管更有弹性,这种情况在女性首次生育时最为明显。
  远离流产和堕胎
  美国是一个反对堕胎、强调人权的国家,有着更多的第一胎。哈佛大学的迈克尔 桑德尔教授在课堂上询问他的学生,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是头胎。大约有75%~80%的学生举起了手。
  心理学家在对第一胎孩子的成长追踪中发现,出生顺序会影响在家里作为头胎的孩子,他们要比其弟弟、妹妹具有更强的职业道德,挣更多的钱并获得更多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那些没有流过产的母亲,她们的第一胎的孩子,在体质、心智上都要相对健康一些。
  但北京妇产医院的大夫在近十年的接生中发现这几年出生的孩子,头胎儿已经越来越少,近半数以上的孕妇在生育之前,都有过流产的经历。
  这是一个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警觉,却一定会在几代人、几十代人之后产生影响和改变人类体质的现象。
  珍惜身体,对后代负责
  我们知道,人类以外的动物,大多是一胎多子。在鸟类中,母鹰一年可孵化两到三个孩子,最早出生的小鹰体质是最为强壮的,如果遇到食物缺乏的年景,鹰妈妈就会只哺育这只强壮的幼鹰,而放弃其他几只弱小的幼鹰。在哺乳动物中,斑马是一胎一子,母斑马生育的第一只小斑马,也比随后生育的小斑马要强壮。而在生育晚期产下的小斑马,时常会出现异化和残疾。雄斑马为此不再对母斑马有兴趣,母斑马也就不再怀孕和生育了。

 第一就要身体棒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