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美学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

  • 版 次:1
  • 页 数:228
  • 字 数:230000
  • 印刷时间:2002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3337736
  • 丛书名:新文艺学建设丛书
作者:王杰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12月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马克思的神话理论时,我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与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密切关系,在后来研究审美幻象问题时,也始终把人类学的方法作为十分重要的理论方法。事实上,马克思很早就论述了伊塞尔在90年代初着重论述的一个重要思想:想像和幻象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特征,应该用人类学的方法,从人的特性,人性的根据等基本的理论层面对想像和幻象问题作出分析和阐释。近年来我的研究工作一部分转向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这既是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需要,也是理论建设结合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结果。1997年,我牵头申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跨学科交融”,1998年叉牵头申报了广西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对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我们之前,汤龙发教授曾经出版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思想资源的专著《审美人类学》,叶舒宪、萧兵、彭兆荣等先生开展了文学人类学研究,郑元者教授尝试了人类学美学研究,广西、云南的理论工作者们进行了“民族美学研究”等等。所有这些从不同的方面开展的类似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所进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在对西南地区民族审美文化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努力通过调查发现当代民间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机制,并且上升到学理层面上作出理论概括和阐释。这项工作虽然还只是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只是提出了初步的设想,田野调查也在逐步进行的过程中。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对审美人类学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不少学术同行对这一研究方向也给予多种形式的支持和鼓励。这是一个集体合作共同开拓的学术方向,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会获得不断的发展。
目  录
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与理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
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与当代文学实践
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
审美幻象研究:问题·概念·理论方法
略论当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风格——兼论《白鹿原》的美学阐释
也论“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
造型艺术和抒情诗的一致性——两种古典审美变形机制的比较研究
影像与基源性幻象
剩余快感与“美的规律”
民族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与理论
  在20世纪的文化和美学理论发展的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化理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诸学派所提出的问题和理论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和注意。相比之下,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重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20世纪重要的意识形态现象,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背景、学术和思想资源、提出的基本问题,以及理论形态的主要特征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大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的问题及其理论模式对于思考和解答人类社会在当代所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在我看来,关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和层次:
  (1)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特殊性;
  (2)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东方化表达机制;
  (3)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4)将以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理论形态和理论风格,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诸理论模式的深入研究,也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模式的多样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质和传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也很自然地提出来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波林·琼斯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概括为:意识解放的日常生活基。
  ……

 美学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