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 版 次:1
  • 页 数:345
  • 字 数:39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8066402
作者:金雅 丛书主编,宗白华 原著,王德胜 选编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内容简介
外企女白领林可有自己的一套职场生存之道,带点天真,又植根于乐观的天性,这让她在职场奋斗中表现出了独有的坚强和不屈。在进入市场部之初,林可的工作完全是被边缘化,但她凭借同事“传授”的“冷酷”精神和天生的韧性,逐渐挣脱出来,并变被动为主动,抢占部门的核心业务,终于成为一个职场强者。
林可的新任老师野心勃勃,满怀激情,欲为市场部争取更多利益并提高市场部的地位,把林可带进了更为复杂和广阔的职场环境。林可的工作智商和情商经受得住这更大的考验吗?与此同时,林可古板的生活步调由于一名男同事的闯入而变换了节奏。
工作的压力,感情的烦恼,一个个现实的生活问题摆在林可的面前,让她不得不痛苦地去思考和探索自身价值。这也是每个职场白领都会面对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工作中的职场女强人决不会退缩,生活中的林可更要活得精彩漂亮!
作者简介
王德胜,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散步美学——宗白华美学思想新探》、《宗白华评传》、《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等。
目  录
序论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导读 宗白华及其美学
上编 说人生观
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
理想中少年中国之妇女
悲剧幽默与人生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的人文思想
为什么要爱国——中国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说人生观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我们人类生活的内容本来就是奋斗与创造,我们一天不奋斗就要被环境的势力所压迫,归于天演淘汰,不能生存;我们一天不创造,就要生机停滞,不能适应环境潮流,无从进化。所以,我们真正生活的就是奋斗与创造。我们不奋斗不创造就没有生活,就不是生活。但是,你看社会上有很多不奋斗不创造的人,他们怎么也能安安逸逸过他们的生活呢?不错,社会上是很有这一班人,并且很多,但是,他们的生活不叫做正当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叫做寄生的生活,他们过的不是人的生活,是寄生虫与害虫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大敌,世界上所有种种战争,现在所有种种社会革命,人类开化以来所有种种罪恶与痛苦,就是为着人类社会上有这种寄生生活而起。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过他正当的奋斗与创造的生活,没有寄生生活的存在,世界就要永久和平了!现在所有种种社会主义也要消灭了!因为他们的理想与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中国现在离这个目的还远得很呢,中国社会上寄生生活之多,恐怕要算世界第一,一班社会上自命高等阶级的人差不多都过的是寄生生活。天天丰衣足食,放佚淫乐,对于社会没有丝毫的贡献,还要替社会制造无数的罪恶,如养成淫奢的风气,造就偷惰的习惯,他们自己不奋斗不创造,让一班农民工人替他奋斗,替他创造,维持他们淫侈不道德的生活。这班可怜的农民工人因为替他人奋斗,替他人创造,没有工夫为自己奋斗,为自己创造,所以自己的生活反而困苦异常,危如一线了,他们眼见这班不劳动的富人高车驷马,娇妻美妾,他们自己天天勤苦劳动,手足胼胝,反而有绝食断生的危险,自然就生了偷惰之心,妄冀非常(如赌博买彩票之类),他们没有能力敢起革命,渐渐就流入盗贼宵小,为社会增长无数罪恶,无数危险,推其本原,还是因为社会上有这种不劳而食、不奋斗、不创造的寄生生活。我们改良社会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个个人都过他正当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完全消灭这种寄生生活的存在。我们要达到这个目的,自然就从我们青年做起。本来青年初人世界,他的奋斗与创造事业格外剧烈重大,稍一偷惰,不是流入寄生生活就要归于天演淘汰,我在上海看见很多的青年,暮气沉沉,毫无奋斗创造的精神,终日过一种淫侈逸乐的寄生生活,恬不知耻,我见了很为中国前途悲观,我们中国人民本来就缺乏奋斗精神与创造精神,若是这最有希望的青年也是如此,恐怕中国在二十世纪间已经根本上没有存在价值了!我们“少年中国”少年的生活就是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我们若再不奋斗创造,不惟“少年中国”不能实现,就是实现了,也是不能永久发达的。但是我们怎样奋斗,怎样创造呢?我们奋斗的目的同创造的事业是什么呢?我以为中国现在青年有两种奋斗目的,同两种创造的事业:
(A)奋斗的目的:
(一)对于自心遗传恶习的奋斗,
(二)对于社会黑暗势力的奋斗。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