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230
  • 字 数:437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40253740
作者:王寅 主编;王正元 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内容简介
本书运思巧妙,将概念整合理论娴熟地运用于语言诸方面的分析之中,从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去探讨形式和意义,包括:分析某些汉语复杂表达形式的意义成因机理,诗歌中的整合性思维,文学翻译中的概念整合理沦运用,隐喻的意义本质及其新创结构和新创意义。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王正元教授视野更为开阔,尝试把概念整合理论与其他学界结合起来,如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探索了信息传输、图像绘制等计算机技术的概念整合机理。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我们生活的概念世界
1.1 概念的体验性
1.2 概念的范畴
1.3 概念的可变性
1.4 概念的可整合性
第二章 概念整合要素、形式、机理
2.1 空间、网络
2.2 框架与心智空间
2.3 表征、映射、投射
2.3.1 表征
2.3.2 映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绪论:我们生活的概念世界
  1.3 概念的可变性
  概念是变化的。概念有四种变化:性质及维度变化,性质和关系变化,特点评估中的变化,理论变化引发概念变化。范畴的典型性取决于范畴成员的共有属性,客观世界中的象似性(similarity)构成了概念范畴化的基本层面(Rosch,Simpson,Miller,1976),事物的生物性、特性、本质、象似等特性象似性都是概念范畴。但是范畴和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维度下的概念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概念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概念的意义反映了历史的阶段性。如过去有哪位中国女性把头发染成了黄色,给人的可能是“崇洋”、“不正经”的概念,可是今天染发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是“美”的概念。当一张印刷精美的写了被邀请人的名字的请柬放在办公桌上始终没发出去,这时的“请柬”已不具备实质的“请柬”概念意义,只有把它送到被邀请人的手里,这时的请柬才真正具备了“请柬”概念意义。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丰富多彩概念的变化,概念是分劈、合成、传输、压缩、消退的结果。概念的意义是心智外部客观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内敛性和外延性(Frege 1952)。心理学家通常都从图式(Schema)、范畴、心理方法到文字意义的途径去研究概念。他们认为概念是图式,通过人的直接行为和体验、新的体验同化或者图式情景导致相应图式调节,所以概念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同样的事物对于知识不足的孩童和知识丰富的成年人是不同程度的概念。有“饥荒”经历和没有“饥荒”经历的人饥荒的概念就不一样。“原型模型”认为概念是原型及范畴的大部分共同属性所表征的,强调同一范畴的象似性(Rosch & Mervis,1975),而“经典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单一必要和联合的充分属性交叉点所定位的,这些都说明属性、范畴、象似性的心理认知维度不同都可以引起概念的变化。概念成员是由属性网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成员的属性是象似性而非全部成员都具有绝对的共同属性,所以概念结构并不具有绝对的非此即彼的边界,概念结构以范畴为基础,概念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联中。
  ……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