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理论法学 > 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866424
作者:袁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内容简介
  《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从初稿到出版历经四年,其间修改达百余次,可以说,该书质量虽非上乘,却也是笔者花费了巨大精力完成的处女作。
  作为研究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著述,其写作难度非常之高。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合议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关键性程序,要将其研究深、研究透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合议也是秘密程序,其中细节“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著述中要把握好这个限度也非常难。
  但不管如何,笔者尽最大努力对刑事审判合议制度进行了深刻解剖。虽立足于刑事审判,但合议制度的运行在几大诉讼中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也可作为研究民事、行政审判合议制度的参考。本书比较适合以下几类群体:一是对法院工作有兴趣并有一定法学功底的人。因为合议制度可以折射出法院绝大部分的审判工作实态,了解了合议制度,也就了解了法院的审判工作。二是法院以外的法律工作者。你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此书观察法院的审判运行,另一方面也能对法院审判工作有了解、理解和更多的包容。三是法学院校的学子。作为一名“老法官”,我并不想误导即将进入或将来想进入法院工作的学子们。通过此书,你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理想,在分清两者之后,你们才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作者简介
  袁坚,男,汉族,1977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200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该校民商法专业获民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进入该校攻读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11年获诉讼法博士学位。2003年至2013年期间,有12篇文章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获奖,在《法学研究》、《法学杂志》等法学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  录
导论
 一、研究的范围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
 四、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两个因素
第一章刑事审判合议制度概念及起源
 第一节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概念
  一、合议制度的一般含义
  二、不同语境下的合议制度
 第二节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起源
  一、西方国家合议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
  二、中国合议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
  三、合议制度起源及启示
第二章刑事审判合议制度一般理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诉讼法学研究之路
  依稀记得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句用于探寻中国法学研究之路的运动轨迹似乎是合适的。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由于中国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农耕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度极其有限,在有限的交往中凭借的是亲情、族情、人情而不是法则;虽然也曾有过如《唐律》之类的法,但它只是封建社会的点缀。缘于此,中国几千年几乎没有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的起始与高等法学教育的兴起同步。190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以法律为教学内容的直隶法政学堂开办;1912年,朝阳大学开学;1927年东吴大学挂牌。自此以后,以法为对象的研究方才开始呀呀学步。而就是在呀呀学步的同时,中国法学研究耳边还不时响起枪炮的轰隆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本应国泰民安、经济蓬勃、文化昌达、法制更新,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人所期望的法学研究并未从呀呀学步的状态中迈步向前。称得上“法学之研究”的事当从20世纪90年代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学教育得以恢复发展,法学研究也才出现令人高兴的情状。法学刊物由几种而至几十种,法律院、系由十几所变为几百所,民法研究、刑法研究、诉讼法研究、国际法研究、行政法研究、经济法研究方兴未艾,法学文章、教材、读物、专著、译著摆满了书店的柜架。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为例,经过同仁的劳作与宣传,司法的被动性、公开性、透明性、亲历性、多方参与性及终结性等特点,程序价值与诉讼特殊性相关的直接原则、言词辩论原则、程序安定原则以及程序自由、诉讼民主、程序保障等时髦而崇高的观念正日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法学研究正在向前走步。当然,“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当代的法学研究更缺少学术的传统,缺少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传统。法学不仅无法与中国传统文史哲学科的深厚相比;而且与社会学相比,也缺少像费孝通先生那一代很有成就的学者,没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那样的富有洞察力和有学术支撑的著作;与经济学相比,也缺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传统和较为坚实的学术训练。中国当代的法学研究,尽管在一些法律实践问题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对一些命题,甚至是政治命题本身的分析研究;仍然趋向把法学视为一种普适的知识;仍然对中国当代城市和农村、对中国人因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形成的行为方式缺乏关注;仍然更多地试图并习惯于用18、19世纪西方学者的一些因然命题来规定生活。法学研究的方法也相当落后,从因然命题到因然命题,缺少对社会的其他学科的了解,缺乏对支撑法学研究的发展的理论的研究和包容,缺乏对司法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而往往从部门法出发把活生生的案件简单归纳为民法案件或刑法案件。甚至连基本的学术纪律和规范都还没有形成”。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什么是你的贡献”(自序)Ⅳ—Ⅴ页。

 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