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113831
  • 丛书名:“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
作者: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 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编辑推荐
★精选当代著名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代表性的文章,集中了霍米·巴巴对后殖民理论批判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展现霍米·巴巴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带入西方学术讨论中心的努力。
 
内容简介
  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非洲裔美国本土世界主义者、社会学家W.E.B.杜·波依斯,“无国界艺术家”,诗人艾德里安娜·里奇,著名的反殖民斗士、法国作家弗朗兹·法农,……在本辑读本收录的四篇文章中,分别涉及霍米·巴巴对上述这些在全球化时代拥有“混杂”身份认同的知名学者、群体及其作品的剖析,集中展现了霍米·巴巴所擅长的全球化及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批评。在“本土世界主义”的概念之下,霍米·巴巴反思和质疑全球化时代通行的普世主义和流行观念,探讨国族、社群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自身、理解世界历史与地理。
作者简介
  霍米?巴巴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与萨义德、斯皮瓦克一起,被誉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霍米?巴巴代表了当代后殖民理论批评发展的*阶段——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他的研究,推动了全球化批判、后殖民话语、文化身份认同、杂糅、翻译理论、族群研究等诸多前沿问题的探索,促成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
  霍米?巴巴著有大量探索殖民和后殖民理论,文化变迁与权力,以及世界主义和其他主题的著作,经典著作如《国族与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和《文化的方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后者于2004年被列为劳特里奇(Routledge)经典序列著作出版。

目  录
向后看,向前走:对本土世界主义的注解
另一个国度
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解释
塑造法农

Looking Back, Moving Forward:
Notes on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Another Country
Notes on Globalization and Ambivalenc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aming Fanon

前  言
作为方法的印度

  或许是因为过去十二年主编《亚际文化研究》(Inter Asia Cultural Studies:Movements)国际学刊,与亚洲各地(特别是印度)的批判知识圈产生了工作关系,所以张颂仁与高士明两位先生会找我一起组织在2010年10月至12月于上海举办的“从西天到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的系列活动,由于理念相通,当然就义不容辞地参与了规划工作。他们分派给我的任务之一是替来访的印度学者的读本写序,给了我这个机会说清楚投入这次印中对话的思想背景。
媒体评论
  霍米?巴巴或许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印度学者。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写作涉及后殖民研究、文化理论、文学与艺术批评等广阔的领域;作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之一,霍米?巴巴推动了全球化批判、后殖民话语、文化认同、杂糅、第三世界批评、翻译理论、族群研究等诸多前沿问题的探索。   ——高士明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向后看,向前走:对本土世界主义的注解

  我不是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笔下的“午夜的孩子”。 那个标志着印度同自由幽会的午夜,发生在我出生前好几年。我错过了那个划时代的叙事。我没能见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诞生。两个初生的国家同时从分裂的子宫中挣扎而出,踏进刺眼的曙光,却无法相安为邻。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留有余绪,让人充满好奇与猜测,如同暴风雨后的寂静,让人无法遗忘曾经的风雨。我从小就听到印度争取独立的抗争、南亚次大陆曾经是帝国主义势力主宰的殖民地,历史叙述错综复杂,交织着爱恨情仇。从小处讲,我的童年恰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身后是后殖民主义对“自由第三世界”即“万隆精神”的追求,以及摇摆不定地对现代欧洲文艺的向往——欧洲文化向来在西化的印度中产阶级的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生长在孟买的一个帕西族中产阶级家庭。帕西族是在一个由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主导的大环境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少数民族。那时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会生活在别处。多年后,我问过自己:倘若没有文化和国家间无法解决的紧张关系——这已然成为我的人生和作品的印记——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20世纪70年代,我离开孟买,前往牛津学习英国文学,可谓是印度中产者人生轨迹的顶点。高等教育和“高雅”文化共谋以向英式精英品位(更确切的说,是我们认为的英式精英品味)的典范看齐,模仿他们的习俗和闲适。但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另一种传承:印度大都会的多种语言与混杂的习俗,在他们俚俗的口语中得到传扬——有“孟买”印度斯坦语、“帕西”古杰拉特语、杂交的马拉特语……它们都混杂着洋泾浜英语:带有威尔士传教士口音,夹杂着英式印度方言,还时不时冒出几句电影和流行歌里的美国俚语。学着在相互矛盾的语言下运作:一边是我的生活语言,一边是我的习得语言,这种经历赋予我批判的眼光以及创作的冲动潜质。有时候,英文像是古旧的雕花衣柜,有放久了的樟脑丸和金贵脆弱的亚麻片的味道。有时候它又是一场流动的自助宴席,就像孟买的街头小吃,热辣辣的,便宜,有各种分量和组合可供选择,美妙的街头味道深藏其中。我本是去牛津点缀衣柜的古老的纹章,却发现自己念念不忘街边的食物。当我已站在我选择追求的文学文化的学术顶峰,我的心智尽管被迷住,为什么却并不为之所动呢?我摸索着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渐渐明白了我在西方学界做学徒时的重要一课:文学或是人生的最深处,并不存在“伟大的传统”之大成——品位的终极准绳——那只是边缘无力人物的幻梦。经典的核心魅力也许恰恰在其不可捉摸,在其不可解的权威。就我的经历而言,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缺乏对所界定中心之力以外的文字的关联性作正反方面的探讨。不处于中心的作家、被忽略的文本,还有文学名作中潜沉多年或无人问津的主题和题材——这些眼光和观看角度使我着迷。

 全球化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