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老成都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 版 次:1
  • 页 数:230
  • 字 数:173000
  • 印刷时间:1999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1118579
  • 丛书名:老成都 
作者:王泽华,王鹤 著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12月 
内容简介
  不知道数十年乃至几十年前的成都在您的想像中是什么模样?
  这本书展开的是过往年代的风俗画面。老成都那些家常的、世俗的生活场景与个人记忆,带着令我们陌生却毫不隔膜的气息,从字里行间飘散出来。
目  录
走进成都
清流绕城郭
 蜀江水碧
 两百座桥
 水上乐园
 帆影点点
 保路风潮
 淘金梦
商潮起伏
西风渐进
学堂新风
 一个新词:留学
 书院成了学堂
 大学教授教中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从辫子到拿波,从剃头到理发,未必仅仅是男人们发型的改变。民国时的成都女子呢?女学堂里的女生议论纷纷,她们知道北京上海已经有新潮女子剪去了长辫。成都的报纸上有了赞成女子剪发的文章。终于有女生剪掉长发,露出雪白的后颈,于是新女性的形象在成都出现了,那是有别于传统淑女的别一样韵致,是和干练、果断之类的词联在一起的。有些胆大的,还敢上理发店。偶然在花会或春熙路上见到烫发的,不免令路人大惊小怪。有竹枝词日:
  委地青丝七尺长,天然美丽焕容光。如何剪断蓬飞乱烫起鬈鬈色黯黄。
  洋烟伴着洋画进入成都了。成都男人以前除了抽鸦片烟的“烟灰”外,一般吸的是丝烟(水烟)、叶子烟,到了三十年代后,这种形象就有些土老帽了。洋烟进入中国的方式,和推销鸦片一样,在公共场所免费赠送。在成都,卷烟商见人就散烟,成都人出于好奇而试吸,觉得确实优于水烟和叶子烟,而且携带方便,很容易就接受了卷烟。卷烟烟盒美观,烟丝和卷烟纸质量都很高,启开烟盒,顿觉芳香弥漫。成都卷烟品牌很多,英商的有哈德门、大英牌、老刀牌(又名强盗牌)、双刀牌、前门等,华商的有金鼠、美丽、银行、白姑娘、黑姑娘等。成都人将卷烟名编成歌谣:
  有一“强盗”,手持“双刀”,窜入“银行”,按进“使馆”.盗去大小“红锡包”,遇见“黄白金龙”二兄弟,将他绑在“买司干”下,他的夫人“白姑娘”,哭了三天三夜,变成“黑姑娘”。
  卷烟竞争激烈,烟草公司便在烟盒中放一张画片,就叫“洋画”。成都小孩子便流行起集洋画来。洋画题材广泛,有单张套张之分。有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有美人、脸谱、花卉、飞禽的。不少成都小孩在房间墙上或在床头贴满洋画片,如同今天的追星族一样。耳熟能详的是洋画片上的“还是他好——哈德门”,和手夹香烟倚窗凝望的美女:“寂寂深闺里,悠悠怀远时。红金常伴我,此物最相思”。
  邮局的出现,也是一桩新鲜事物。成都是封闭的城市,一般市民疏于对外交往。有邮局之前,成都人陈洪义办有麻乡约信轿行,业务有代人送信、运送货物及银钱、备置轿子并招雇抬轿者以供旅客需用。乡约即地保,蜀人对好管闲事、无所不知者叫做“乡约”。陈洪义脸上又有麻子,就将自己办的信轿行取了个“麻乡约”的名字,似乎有些自嘲之意。陈洪义善于经营,麻乡约成了川、滇、黔的民间运输巨擘。民国时军阀混战,麻乡约轿夫往往被拉去当壮丁,麻乡约便不再设轿行。邮局出现后,麻乡约经营的信局也逐渐萎缩了。 本 ……

 老成都民国时期的老成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