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

  • 版 次:1
  • 页 数:270
  • 字 数:238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088115
作者:龚道运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内容简介
龚道运先生为儒学宗师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和国学巨擘饶宗颐先生的入室弟子,是新儒家第三世学人。一生研治中国思想,于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宋明理学,沉潜甚深,于西方哲学亦造诣不浅。本书收录龚道运先生研究近世以来儒教与基督教接触及会通的有关论文,所论俱以中西文献为准,言必有据,又能以哲学家的思理密察对课题作深入而透彻的论析,为研究中西文化会通者所宜读。
作者简介
龚道运(1937-2007),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祖籍广东惠州,1937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士,香港大学硕士,新加坡大学博士。自1965年至1998年,先后任教于南洋大学、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曾于1987至1995年间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
目  录

1.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
2.基督教和儒教在十九世纪的接触:基督教入华先驱马礼逊研究
3.基督教和儒教在十九世纪的接触:基督教入南洋先驱米怜研究
4.基督教和儒教在十九世纪的接触:基督教入南洋和中国先驱麦都思研究(上)
5.基督教和儒教在十九世纪的接触:基督教入南洋和中国先驱麦都思研究(下)
6.理雅各与基督教至高神译名之争
7.中国经典诠释的空间——理解各英译《论语》批评孔子析论
8.理雅各英译《大学析论》
附篇:
9.孔子的儒学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
10.春秋战国时代宗教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11.论孔子的宗教精神
12.屈原《天问》之宗教意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
  一
中国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如果说由先秦以迄宋明,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变历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的产生和它的传衍,那么,明清以降,中国思想文化的进程则以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为主导。因为儒学发展到宋明,固已汇合释、道而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基督教则融合欧洲、西亚、小亚细亚和非洲的文化而为西方文化的主体,两者都是中西文化的深层和核心部分,所以在当代要讲中西文化交流和会通,自当环绕儒学和基督教为中心而展开。
  二
向来不同文化的会通,都必须经历认同和辨异两个阶段。如果两种文化全然相同,实无会通的必要;但如果两者全然相异,则会通的可能性极微。当两种文化进行会通时,外来者必须本土化,以便与本土文化相同的部分得以传播;然后相异的部分始能浸濡到本土文化中而产生作用。
不同文化会通的第一阶段的认同,如从人道主义的宗教说,则可说是道德伦理层次的认同。凡是提倡人道主义的宗教都有相同的伦理准则。1970年在日本京都举行“世界宗教争取和平大会”,会上发表不同宗教的伦理一致性的宣言。人类对道德伦理价值的共通性的体认,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说,本是理所当然。但人类由于各种外在因素所形成的障碍,须经长期的体验,才重新对此取得共识。此外,一切伟大宗教都蕴涵极深的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否则,宗教将丧失其所以为宗教的根据。
至于不同文化会通第二阶段的辨异,如从伟大宗教说,则是信仰层次的辨异。虽然从道德伦理和终极关怀的层次说,不同宗教有完全会通的可能;但各大宗教在道德伦理和终极关怀层次的真理所同具的有效性,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十九世纪召开的许多宗教会议上,与会者承认同一真理的有效性,但并不放弃其表现形式的差异。即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使宗教真理触及人的深层信仰,而要求人作最后的取舍抉择,于是宗教便形成不同程度的独断性和排他性。过去有些宗教将本身的真理视为绝无仅有的真理,现在多数开明的宗教则倾向于将本身的真理视为最高或最深邃的真理,对其他宗教的真理虽不否认,却视为初级或是完整真理的局部。所以从信仰层次说,不同宗教的会通似乎绝无可能。
宗教信仰层次的真理由于表现形式不同而缺少普遍有效性,这说明它和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科学真理不同。科学真理总是针对确定的对象,并在确定条件下,藉确定的方法而构成它的普遍有效性。至于宗教真理则是一种无条件的真理,但这种真理并非对所有的人都具有普遍有效性。就此而言,宗教真理只可视为一种历史现象,对于有理性的人来说,历史现象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真理。人们必须了解宗教真理的性质,才不致让宗教流为狂热的排他性。从积极方面说,如果人们倾听异教徒的历史信仰,并对之感兴趣,从而冲破由历史现象所构成的封闭罗网,而追寻联系人类各种族历史存在的原因,则促成不同宗教的会通终将成为可能。
书摘插画
插图

 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