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视主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我的电视主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纯质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113101
作者:蔡照波 著出版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编辑推荐
  
  一次成功的活动营销是一种社会行为、公众行为,新闻的同步策划是不能被忽略的,更何况事件本身就是社会热点,搞得好,便是一种喜悦的共享。
  电视人一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奔走,飞扬着激情也折射出心酸,当然还有着许多的期待。
  单讲有社会效益,单讲有社会反响却不能带来划算的投入产出比例的电视节目,在今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足以奢谈效益的。
  主持人凸显的个性特征会深刻地影响其主持的栏目节目,而没有合适的栏目节目,再优秀的主持人也无法彰显自己的个性。
  电视节目编排、版面编排,可以反映一种战略思考。

 

 
内容简介
  在全媒体融合,电视收视多终端的当下,既有新旧媒体融合,也有媒体自身机制的创新与再造……如何顺应大时代潮流,把握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契机,是每个电视人必须面对的话题。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资深电视人蔡照波,将其在《广东电视周刊》、《电视编播实务》、《南方电视学刊》等多种报纸刊物上发表的专栏文章,辑结成《我的电视主张》,既有数据实例,也有学术思辨,体现一位在大转型时代不迷失的电视人,如何在事业追寻中研辩理论,理性思考。
作者简介
  蔡照波,广东潮州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高级编辑。2014 年“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会会长;第24 届、26 届、27 届中国电视艺术最高奖金鹰奖评委。
  西泠印社社员、广东南方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版了《蔡照波篆刻》(1994 年,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发生和发展探微》(2003 年,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墨竹作品集《艺术家工作室·蔡照波》(2011 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当代名家印谱·蔡照波》(2011 年,广东教育出版社);《蔡照波国画作品》(2013 年,岭南美术出版社);散文集《渡你过海》(2013 年修订再版,花城出版社)等作品。

 

目  录

面临巨变的视频媒体

融合传媒手段 丰富表达方式

收视率的界定

微时代语境下的微电影

中国纪录片的回望与关注

920节目带

也说《开讲啦》

学会消费大数据

说说摇红包与T2O

法制节目的时代作为

文化与公益

辛劳与智慧

从民族记忆走向人类记忆

互联网+

创新驱动发展

说说书画印创作大赛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

实力的较量 智慧的比拼

《百家讲坛》与文化热

也说电视购物

在转型中提升

中国动漫 一旦崛起

上天与落地

电视草根情感

实务乃为务实

亮南拳 走市场

电视改革 效益为尺

寄予超越的期待

财富定位广东卫视新机遇

超越庸常

合力共谋

因人设事:凤凰神话新解

关键词:四人三百岁

守土尽责

放飞思想 根植理性


牵手财富

传媒产业化试水

改革时代的真义

勇立潮头唱大风

说品牌

为新年欢呼

主持人

收视率与广告创收

编排竞争

长假节目编排

经济频道的生存王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面临巨变的视频媒体
  中国的视频媒体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变。在多屏共存的大视频时代,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服务于相同的人群,已成了一种现实。人们的生活娱乐习惯便也随着媒介生态格局的变化而受到深刻的影响。所以,从视频媒体的融合发展来说,这对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行业既是一种刺激更是一种促进。
  据2014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表明,全国上星频道常态新节目,首播月71城市收视水平超1%的仅占2%,84%的节目平均收视率在0.5%以下,其中又有一半在0.1%以下。这充分说明,在社会化媒体勃然兴盛的今天,人们对资讯、娱乐的关注与获得,其渠道和需求是多元的。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不代表就有广泛的影响力,新兴媒体正从边缘走向主流。而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使得“朋友圈”也成了人们密切关注的信息参照系之一。随着公众注意力的碎片化,传统电视的影响力也逐渐下滑。所以媒体的融合,既能有效推动传媒产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掌控宣传舆论阵地。
  办新媒体用的是“平等交流互动”的互联网思维。要如何冲破办传统媒体的思维惯性去办新媒体,从而促使多媒体的融合,值得思考。自我改变自我突破总是痛苦且艰难的。近几年有些报业进行全媒体集群的探索,也有不少电视台办起了新媒体,可怎么也无法与商业门户网站相比。正所谓:说起来丰满看起来骨感。是思维惯性,还是机制体制?好像都有,于是“强化互联网思维”也随之成了推动各项工作的热门词。但新浪网副总编周晓鹏曾经讲过:“其实在硅谷这样的地方,我们很少看到什么互联网思维、机制创新这样的口号,因为当搞清楚要做什么,给谁做,用户为什么需要等这些问题后,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等等,都贯穿其中了。”讲得太好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眼下虽然媒体的融合发展很急迫且没有可复制的模式,但巨大的前景诱人探索。任何方向的探索与努力都值得点赞,主动出击总比被动防守好,有探索总比不去探索强。
  ——选自《广东电视周报》2015年第1期

  ……


 我的电视主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