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十七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史 > 中国文化史十七讲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3717620
作者:常耀华,李洪波 编著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从书名知,这不是一部学术专著,只不过是一种教材,更确切地说是一本讲义而已。但如果读者肯耐心地读上几讲,也许就会提出这样的诘难:“这是教材吗?”其实,我自己也常常为本书的定位而困惑。
目  录
第一讲 “北京人”与中国远古居民
一、从人类历史圣地走来的“北京女士”
二、“北京人”横空出世
三、从“元谋”到“巫山”的崎岖之路
第二讲 中华民族的形成及中国疆域之变迁
一、石器时代的“天下格局”
二、“三皇五帝”的传说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三、中国疆域与中国观念
第三讲 “古今中外派”说汉字
一、关于汉字创制的传说
二、海客谈“瀛洲”
第四讲 汉字寻根
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之于古代文明研究
二、夏代有文字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讲 “北京人”与中国远古居民
一、从人类历史圣地走来的“北京女士”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在流行歌曲的潜移默化中,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龙的子孙。“龙”在中国文化
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它的身影。
“龙”者何谓?《说文解字》云:“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管子·水地篇》云:“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尚(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声如戛铜盘,口有须髯,颔有明珠,喉有逆鳞,头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①
古代文献中的龙被描写成一种神异动物。自然界是不是实有其物?答案大家都很清楚。所谓“龙”只不过是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已,自然界中本不存在。虽然,在渺远的中生代,也曾有一种长约30米被称为“恐龙”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于这片热土,但此“龙”非彼“龙”也。
“龙”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闻一多为代表,认为龙是图腾;一种以朱天顺为代表,认为龙是水神或动物神。不管是神还是图腾,可以肯定的是,龙作为一个符号或标志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脑海中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与中国人有永远割舍不断的联系。
……

 中国文化史十七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