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审美时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日常审美时代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62677
作者:李雷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等美学新形态的问题,讨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并对当代审美泛化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同时,在讨论新型公共艺术、分析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消弭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艺术在全球化/本土化的对抗与对话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给予了个人化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李雷,1982年生于山东泰安,2010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美学史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近年来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艺术评论》《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出版专著《审美现代性与都市唯美风——“海派唯美主义”思想研究》。
目  录
上编 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还原
  二 “老上海”日常审美景观
  三 当代中国“审美泛化”表征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五 日常生活与感性
  六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日常生活美学”
“内外兼修”:消费主义时代的身体美学
  一 “身体美学”的提议
  二 身体:从工具到本体
  三 消费视像与身体美学悖论
颓废:一种现代审美范畴?
  一 回到“颓废”概念本身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序一 思考者的敏感
  王德胜
  李雷是一个勤奋的青年学者。博士毕业短短四年,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他以对学术的热情,认真探求,不断有新的成果发表。继博士论文《审美现代性与都市唯美风——“海派唯美主义”思想研究》出版不到一年,其新作《日常审美时代》又将奉于读者案头,这足以证明其勤勉之功。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者,李雷是善于思考的。早前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他便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具有相当风险性的课题——唯美主义研究,敢于踏着前人已经走过多遍的路向,通过对问题的重新确立和独特把握,凭借对纷繁材料的悉心梳理,来寻找属于自己的思想定位,并最终成功地将唯美主义研究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以及都市文化现象的讨论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在自成格局的独立思考中,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而现在,这种勇于思考的气象,同样鲜明地呈现在这部新作当中。无论是围绕消费主义文化与身体美学问题的讨论,还是从审美现代性视角向唯美主义矛盾品格的切入,或者是对唯美主义内在的“为生活而艺术”价值理想的发掘,很明显,执着于“日常生活美学”可能性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成为李雷努力推进自己学术工作的明确指向。在这样一种思考的执着中,既使李雷保持了一份学术上的内在连续性,也明显可以使我们见到由思考的逐步深化所带来的新格局,即有关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理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李雷个人学术研究的基本主线。这一主线,一方面延续了其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则随着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从“日常生活美学”这一领域走向了对“审美泛化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在我看来,这一“批判性思考”的工作,对于李雷来说,显然不是靠学术“机灵”,而是靠扎实的理论准备而日渐明确起来的学术努力来完成的。
  作为年轻学者的李雷,同时有着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敏感。这份敏感引导着他在问题探讨之际,努力将个人思考的触角伸向更为广大、直接具体的现实实践领域,力图在理论应用与现实文化、艺术问题之间形成更加直接的思想碰撞。这一点,在这部新作里有非常具体的体现。如果说,强调以个人化的思考直面全球化/本土化的对抗与对话关系中的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现实处境与发展问题,是李雷个人的一个研究方向,那么,通过他的一些具体尝试,包括个案性研究,我们所看到的,则不但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审美”之上的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思考成果,更是一种对于当下文化与艺术现实的精神关切。由于一份关切,李雷之于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生态的考察、由城市雕塑所引发的当代公共艺术现象思考,以及对于艺术“跨界”问题的多层面理论分析,既出于理论本身的建构性目的,更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也因此,它们显得十分的可贵。

 日常审美时代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