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述要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述要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2010060
作者:许俊达 等著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编辑推荐

  ·一本简明扼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历史发展的专著

  一种从范畴的微观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历史变化的理解

  ·一种综合创新研究方法的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从范畴形成、发展、变化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范畴体系的演进,恩格斯、第二国际思想家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以及*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领域的一场深度耕耘。旨在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脉络,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
  许俊达,博士生导师。19503月出生于安徽巢县。合肥一中毕业逢“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后当过工人,恢复高考后进入安徽大学和南京大学攻读哲学。1985年起在安徽大学工作至今。在职期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二级)。曾任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大学图书情报学刊》执行主编、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哲学学会、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和安徽省哲学运用学会顾问,新华学院兼职教授。著有《费尔巴哈神性、理性、人性三部曲》、《民主社会主义哲学源流》、《超越人本主义》(获省级二等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获省级一等奖,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等,译著有《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目  录
第一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研究的意义与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的研究定位及其规律性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核心范畴的演变
第一节 马克思的哲学范畴演变梗概
第二节 自我意识:马克思博士俱乐部时期的核心范畴
第三节 人民精神: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催化范畴
第四节 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范畴
第五节 异化劳动:探索新哲学体系的过渡范畴
第六节 实践范畴:新世界观的奠基石
第七节 生产关系:马克思哲学的标志性范畴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研究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思想范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科学,研究的是其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范畴史的研究是从理论范畴的视角,从一个方面揭示其特有的历史过程和这一过程所涉及的19世纪中叶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客观历史背景,以及创立者和做出理论贡献的思想家的实践活动,等等。我们在这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不仅是出于本专题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意在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发展史的独特的思想魅力。
  关于范畴的起源和作用,列宁摘录了黑格尔的话:“‘在这面网上,到处有牢固的纽结,这些纽结是它的’精神或主体的‘生活和意识的据点和定向点……’”①与黑格尔倾心精神现象不同,列宁把黑格尔论范畴的观点拉向唯物主义的方向,他明确地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这就清楚地、唯物地阐明了范畴的起源。在范畴的作用问题上,黑格尔重视精神现象之网并没有错,列宁的论述克服了黑格尔忽视自然界的唯心主义倾向,但并不表明范畴的作用仅限于认识自然。范畴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历史现象之网和精神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范畴。如何完整地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角度来系统地阐述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史述要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