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意义理论的发展与语言逻辑的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二十世纪意义理论的发展与语言逻辑的兴起

  • 版 次:1
  • 页 数:399
  • 字 数:332000
  • 印刷时间:2007年06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461715
作者:陈道德 等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编辑推荐
开展逻辑与语言研究,探讨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书对20世纪国外关于意义的理论和语言逻辑的成果做了一番认真地梳理,并评述了国内青年学者在语言逻辑方面的理论贡献。全书对于丰富和发展逻辑学、语言学,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帮助人们成功地进行交际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和研究语言逻辑形成以及发展的专著。全书不仅对于20世纪国外关于意义的理论和语言逻辑的成果做了认真地梳理,论述了意义理论的发展与语言逻辑的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语言逻辑发展的脉络,而且评述了国内语言逻辑的研究成果,并以学者设章,评述了周礼全、李先 、陈宗明、蔡曙山、邹崇理5位学者的语言逻辑思想。本书对推动国内语言逻辑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语言逻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
目  录
引论
第一章 意义的指称论
 第一节 弥尔的指称理论
  1.1 专名和通名
  1.2 专名没有内涵只有外延
  1.3 通名既有内涵也有外延
 第二节 描述的指称理论
  2.1 弗雷格的指称理论
  2.2 罗素的指称理论
  2.3 维特根斯坦的指称理论
 第三节 历史——因果的指称理论
  3.1 克里普克指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3.2 克里普克指称理论的论证
  3.3 克里普克指称理论简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意义的指称论
 ……
  1.3 通名既有内涵也有外延
弥尔认为通名与专名不同,通名既有外延也有内涵。名称的内涵就是名称所指对象的属性,外延就是指具有这一特有属性的对象。通名既能指示那些它们是其名称的人或物,又包摄或表示某些简单的或复合的特性,人们根据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由于具有这些特性而成为通名的指称对象。例如,“商品”这个名称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外延就是指所有具有这一特性的对象,如工业产品、农业产品……通名的外延一般指一个类的全体成员,例如: “人”这个通名指所有各种各样的人、“动物”这个通名指所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水果”这个通名指所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如此等等。弥尔认为,通名的外延是由它的内涵决定的,也就是说,凡是符合于某个通名内涵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个通名的外延。内涵是人们使用通名时依据的标准,人们根据一个通名的内涵确定该通名所指的对象。
弥尔认为,如果询问一个词的意义,那就是问两个问题:其一是问这个词所指示的是哪个人或哪些人,哪个事物或哪些事物;其二是问这个人或这个事物是通过什么样的特性或特征而被描述的。对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加以描述,这些不同的描述在内涵方面各不相同,在外延方面则是相同的。例如“英国的首都”和“英国最大的城市’’这两个摹状词短语的内涵不同,但外延是相同的,都是指伦敦。
弥尔关于专名仅有外延没有内涵,专名的外延是由命名活动赋予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历史一因果的指称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关于通名既有内涵也有外延,外延是通过内涵决定的这一思想直接启发了弗雷格等哲学家,从而产生了“描述的指称理论”
 ……
书摘插画
插图

 二十世纪意义理论的发展与语言逻辑的兴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