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的诗性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论汉语的诗性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7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100977
作者:张卫东 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内容简介
  《论汉语的诗性》的意图就在于将这一论断学术化,通过梳理、检讨与之有关的概念和观念,通过小范围的文本调查,将汉语诗性问题置于文学理论的框架中,尽力为相关领域的讨论预备一个基本的平台。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梳理“汉语”、“诗性”等基本概念,检讨相关预设,并以中国古代经典散文为中心进行小范围的文本调查,努力将跨学科视野、形式美学立场、结构主义方法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全书除引言外一共八章,第一至三章为问题的界定与概念的清理,第四章为理论阐述,第五至七章为文本调查,第八章为结语及引申。
作者简介
  张卫东,男,1970年3月生于湖北江陵。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汉语诗性:事实、概念与问题
 第一节 汉语诗性作为一个事实
 第二节 汉语诗性作为一个概念
 第三节 汉语诗性作为一个问题
第二章 “诗性”概念的谱系
 第一节 诗歌的特性
 第二节 诗性语言
 第三节 自我指涉
 第四节 诗性智慧
 第五节 原始思维和互渗律
第三章 汉语作为一种媒介
 第一节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也许我们只能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语言和文化、民族,地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或同构性,正是这些词组合中所隐含的观念。这些概念很可能还隐含着以下观念:在人文思想领域,文化的差异重于国家、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源于语言的差异,从语言的差异则可以洞察文化的差异。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人文学科的本土意识日益增强,“汉语”一词的用法也越来越宽泛,在语言学之外的领域逐渐从一个一般的限定语变成了一个关键词,与汉语文化、汉语思想、汉语思维、汉语文本、汉语文学、汉语写作等“新词”一起构成了一种互文乃至同一关系。换句话说,汉语不再只是一种表达的工目 ,不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和载体,不再只是文本的构成要素,而成了文化、文本、思想、思维本身。因此研究汉语,也艺成了研究中国的文化、文本、思想、思维的一条新途径。这方面的论著,最有代表性的是申小龙的《汉语与中国文化》和郭锦桴的《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诗性研究的焦点之一,是汉语作为文学媒介所具有的特征,或者说汉语在文学写作中所呈现的特征与潜力。作为一种媒介,汉语的哪些特征有可能对汉语文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文学实践和文学批评当中,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语音、文字和句式的选择,中国文论有大量涉及创作技巧的论述,主要是一种创作论(就其着眼于指导创作实践而言)。
  ……

 论汉语的诗性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