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7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791286
作者:施昌奎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内容简介
我们可以从各种法规和文件中找出大量对慈善事业“补充地位”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是这样描述慈善事业的:“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广大民众的慈善热情,在短短的2个月內,社会各界的捐赠就达400多亿,这不仅在广大民众中极大地提升了慈善理念,也在现实中改变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尽管现在还没有在法规和文件中明确强调慈善事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人们在脑海中,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同等重要的。这标志着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转型。
作者简介
施昌奎,1964年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慈善事业、会展经济、金融工程发,完成“政府行为研究”、“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会展经济研究”和“金融工
目  录
第一篇 转型期慈善动力篇
 第一章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原动力
  第二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助动力
  第三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的启示
  第五节 资料宝典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中国慈善的原动力
  第二节 中国慈善的助动力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慈善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文献宝典
 第三章 转型期北京慈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北京慈善的原动力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转型期慈善动力篇
  第一章 发达国家慈善动力机制
慈善动力机制是由慈善的原动力、助动力和配置共同构成的。发达国家慈善的原动力和助动力强劲是西方慈善事业强盛的基础,而原动力和助动力的合理配置是西方慈善动能充沛的关键之所在。尽管西方慈善动力机制不是中国慈善动力机制转型的终极目标,但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其合理的成分还是值得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借鉴的。
  第一节 发达国家慈善的原动力
  一、慈善原动力的界定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认为,行为是由制度决定的,而制度又由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共同构成,正式约束是指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章和制度等。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道格拉斯诺斯还进一步认为,尽管正式约束非常重要,但决定制度特征的主要还是非正式约束。本人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慈善原动力和助动力的界定上。慈善的原动力就是指人们在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非正式约束下产生的慈善动能。而慈善的助动力则是指人们在法律、规章和制度等正式约束下产生的慈善动能。
  二、美国慈善原动力
世界个人捐款之最是由美国75岁的第二大富豪,世界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创造的。巴菲特决定向比尔•盖茨夫妇所创立并掌管的慈善基金会捐出其85%以上的财富——当时市值约375亿美元。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目前已捐出了300多亿美元,并且签好遗嘱,死后将99%以上的财产都毫无保留地捐给社会。在美国,不仅富人如此,普通公民也同样慷慨,美国基金会在2006年6月19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与2004年相比,美国2005年慈善捐赠增加6.1%,总金额为2602.8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生产总值的2.1%,人均捐款额为870美元。美国民众不仅捐献金钱,而且捐献时间,义工早已成为美国的一个普遍现象。美国义工总数占成人人口比例高达57%,义工每周平均工作4小时。义工所创价值约与全社会捐赠的资金价值相等。这些数据说明,美国慈善捐赠文化已经蔚然成风。同时也表明美国慈善原动力非常强劲。
书摘插画
插图

 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