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苑 2008年(总第76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法 > 金融法苑 2008年(总第76辑)

  • 版 次:1
  • 页 数:199
  • 字 数:146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4947949
作者: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编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编辑推荐
  漫谈中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法律风险管理——风险信号和风险情景分析,论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风险及其控制,美国如何打击“地下钱庄”。 
目  录
金融法前沿
漫谈中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2008年5月6日在北京大学“银行
内控机制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
法律风险管理——风险信号和风险情景分析
论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风险及其控制
法律与金融
“法律与金融”交叉研究漫谈(上)
“法律与金融”及其贡献
“法律与金融”学派的缺陷
WTO与金融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与官方出口信贷
汇率措施可否构成出口补贴行为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人民币汇率争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漫谈中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2008年5月6日在北京大学“银行内控机制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
  这里讲的“内控”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在动力、机制、手段和效果的总和。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给大家发一张《中国艺术报》,上面有两个版面是我的狂草书法。我想先说一说什么样的人适宜搞银行“内控”。我认为一种是内敛性格的人,循规蹈矩,让干啥就干啥。这种人适合搞“内控”,但只能是一种被动型、执行型的银行内控管理人员;还有一种是特殊发散型性格的人。艺术家是发散型性格的人,所以普希金写完诗就要和情敌角斗,但他们还属于一般发散型性格。特殊发散型性格,在具备艺术家气质一面的同时,还要具有理性收敛的一面,能够从艺术上的大张跳到理性的大抑,越抑越产生张的冲动,越张越出现抑的警醒。张抑结合,越张越抑,越抑越张,大张大抑,达到平衡。那种只张不抑的人不能搞银行内控,因为连自己都控制不了;那种只抑不张的人也只能是被动型、执行型的银行内控人员,只会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有张抑兼备,才能从积极进取的角度做好银行内控,而不只是把“内控”看成简单的文字规定和数字堆砌,看成枯燥无味的被动执行。这是开场白,下面根据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我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银行业“内部控制”的简要回顾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内控,首先要回顾一下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中国的金融监管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大一统”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和对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统一监管职能。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3年“大分化”阶段,其中1992年证券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成立中国证监会,负责对证券业的监管。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负责对保险业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大区分行制,仍负责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三是2003年至今的“一行三会”阶段。2003年成立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升格为部级单位,自此形成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并延续至今。与上述中国金融监管历程相联系,中国银行业内控建设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金融法苑 2008年(总第76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