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圣像 龙门石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洛都圣像 龙门石窟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4846069
  • 丛书名:华夏文库
作者:陈晶鑫 著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内容简介
  龙门石窟窟龛的开凿,特别是造像的塑造,技法娴熟,匠心独具,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体现了北魏和盛唐时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的*水平。
目  录
一 历史之龙门
1形胜之地
2佛教圣地
二 艺术之龙门
1龙门之雕塑
2龙门之铭刻
3龙门之文学
三 考古之龙门
1唐宋佛寺遗址
2蕾宋时期墓葬
3文物保存现状与维护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佛教圣地
  自“汉明求法,白马西来”之后,洛阳就成为中土佛教重镇,佛法一脉而承。两晋南北朝直至后世,因统治者多崇佛重佛,洛阳佛教传法不辍。洛阳城虽因战乱频仍,屡有毁废,佛教却并未因此衰亡,反因契合乱世,多次重兴。这期间,龙门石窟的开凿堪为洛阳佛教史上又一华章。石窟概貌
  龙门石窟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即太和十七年(493年)前后。自北魏以降,中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以至元、明诸朝,龙门石窟断断续续经历了约400余年的开凿。伊河两岸南北长达1公里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鳞次栉比,蜂巢一般,蔚为壮观。在龙门石窟的营造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是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时期,计约35年;二是唐代太宗、高宗、武后和玄宗四帝时期,计约110年。这两个时期都是龙门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近150年。至于其他时期则只是零星开凿或补凿,且规模较小。据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通),佛塔50多座。在整个石窟中,北魏造像约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宾阳中洞、莲花洞、古阳洞、火烧洞、皇甫公窟和魏字洞等;唐代造像几乎占三分之二,大部分在西山,自武则天时开始转移到东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八作司洞、龙华寺、极南洞以及东山擂鼓台三洞、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等。在这些洞窟中,以古阳洞开凿为最早,内容最为丰富;宾阳三洞最为富丽堂皇;大卢舍那像龛规模最大,造像艺术最为精湛。其余窟龛造像,同样丰富多彩,姿态各异。龙门石窟窟龛的开凿,特别是造像的塑造,技法娴熟,匠心独具,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体现了北魏和盛唐时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的巅峰水平。
  北魏初创
  北魏太武帝(424~452年在位)晚期,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如灭佛政策(446年)等的影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北魏政权的统治开始衰弱。文成帝(452~465年在位)继位,为维持北魏统治,马上颁布了恢复佛教的诏书,以期消除太武灭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诏书中特别强调佛教“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见《魏书·释老志》)。接着,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兴光元年(454年)秋,又敕有司在京师(平城,即今大同)“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即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和文成帝自己)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文成帝以北魏帝王形象为蓝本雕凿佛像,一方面固然为了祈求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冥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显然是要继续利用灭佛之前,佛教徒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欺骗手段,缓和阶级矛盾,瓦解人民的反抗意志。460年,在文成帝的支持下,高僧昙曜在平城(大同)武州塞(云冈)开凿石窟,拉开了佛教石窟艺术在中土发展的大幕。其后的孝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维护统治,亲政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l司时又大力推广、利用佛教,麻痹民众,使其澄心净虑,专以礼佛修行为业。

 洛都圣像 龙门石窟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