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障碍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障碍分析

  • 版 次:1
  • 页 数:327
  • 字 数:397000
  • 印刷时间:2015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8004312
作者:刘宗粤,何苗,刘裔 等著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障碍分析为题,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诸多病态现象进行了剖析,采用纪实性手法,在国内首次对各个社会阶层的心理障碍进行了界定和系统分类,通俗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视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当务之急,是矫正有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心理障碍;不论是政治杠杆、经济杠杆或者是文化的、法律的杠杆,其功用都需要通过社会心理杠杆来完成。作者指出,各种心理障碍都“并非隐私”,需要我们直面以对,只要采取的措施得当、工作到位,“没有过不去的坎”。
目  录
01 基尼系数与古典公平观——公平偏差
均等偏差:抽肥补瘦
倾斜偏差:带路人不是领路人
忽略偏差:漏桶原理
02 “红太阳现象”带来的思考——失落情结
“报告文学之父”徐迟之死
美国西点军校的雷锋像
老百姓,捂紧自己的钱包
03 “幸好警察不是假的!”——信度偏差
全国首届十佳律师遁入空门
我给“黑哨”送红包
契约精神与汕头市危机
04 道德晕眩的“厄尔尼诺”现象——矛盾趋向
道德观念冲突日益加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漏桶原理”。
  假定有这样一个贫富分化的国家,这个国家只有富人和穷人,他们分别居住在东部和西部。国家分给他们同样多的粥。东部的富人人数少,粥相对来说就多,每天的粥喝不完,富人就倒了喂小狗小猫,浪费了很多;西部穷人那边呢,人很多,粥根本不够喝,很多人饿着,穷人们嚷嚷着说这样很不公平。
  于是政府决定,从富人的锅里分出一桶粥,送给穷人吃,以减少不公平现象。政府的这种愿望和做法很美好,但美中不足的是,为了把粥送到穷人那里,政府需要增加很多开支,比如要买装粥的桶,要雇挑桶的人。有时更不幸的是,用的那个桶还是个漏桶,下面破了个洞。这样,等粥送到穷人那里,一路上稀稀拉拉掉了不少。为了公平而增加了很多开支,甚至还漏掉了粥,这些都是效率的损失,而损失的多少取决于开支增加的多少和桶的漏洞大小。
  其实这个故事要说的意思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用征税的办法,从富人那里征税,把税收转移给穷人,但结果,穷人实际上得到的却比富人失去的少。差额在转移的过程中消耗掉了——一部分被必要的开支用掉了,另一部分有可能因税收转移方法不严密而漏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像漏桶一样,为了追求公平损失了效率。
  于是,奥肯说了一句名言:“当我们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忽然变小了。”这里蛋糕变小,也是说效率的损失。
  一方面,收入越高纳税越多,富人们得到的收入有不少进了国库,富人们就不再想怎么投资赚钱了,蛋糕又变小了。另一方面,征税也影响穷人。例如,一个下岗工人终于找到了一份勉强糊口的新工作,但工资不高,却因此失去了政府的补贴。这样,他就不再工作专门等着吃国家救济,蛋糕再次变小。国家收入不断减少,结果就像政府的桶发生了“泄漏”似的,使得富人失去的多,而穷人得到的少。
  “漏桶原理”意味着,公平与效率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实上,在我国理论界也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要么牺牲公平以取得效率,要么牺牲效率以求得公平。
  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通行的观点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请注意“兼顾”二字,这实际上是将公平摆在次要的或者说可有可无的地位上,这种认识倾向可以称之为“忽略偏差”。
  把“漏桶原理”奉为经典的理论家们其实并未发现,这个理论阐述的其实只是一个“平均”的问题而不是“公平”问题,而平均并不等于公平,这是大家都熟知的。这些理论家还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套用了西方社会的理论而忽略了国情的差异:一是体制的差异;二是社会心理的差异。这些差异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反应。

 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障碍分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