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催眠 >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5年06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905871
作者:邰启扬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大概很少有一门学科,能像催眠术这样,一经问世就引起轩然大波,神化者有之,诋毁者有之,厌恶者有之,催眠术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本书作者通过回溯催眠术的历史发展、解读催眠施术的过程和原理,为世人回答了这一难题。催眠术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本书介绍了16种简单实用的催眠方法,并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有生理疾患、人格障碍的人,提出了科学适用催眠术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你考试怯场吗?你想减肥吗?你想戒烟吗?你想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吗?那么,试试催眠术吧。自古以来,尽管催眠术备受争议,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催眠术在治疗身心疾病、开发个体潜能方面有着其他疗法难以比拟的神奇功效。本书介绍了16种简单实用的催眠方法。并针对现代社会的不同人群、不同需要,提出了科学的催眠治疗方案。

作者简介

邰启扬,1956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任职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首批人事考试专家。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1987年起从事催眠术研究。独立撰写及与人合作撰写心理学及其它相关著作10多部,论文20多篇。

目  录
第一章 奇妙的催眠现象
 一 超乎寻常的功能表现
 二 “无中生有”的生理效应
 三 “后催眠暗示”的作用
 四 犯罪与破案的手段
 五 有效的身心治疗法
 六 催眠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二章 从迷信到科学的催眠术
 一 催眠术的历史回顾
 二 催眠术的其他流派
 三 催眠术的新发展
第三章 解读催眠
 一 各种传统的催眠理论
 二 对催眠现象的生理学研究
前  言

后记  从接触催眠术至今,前后已近二十年。其间虽因诸多原因有所断续,但从内心深处来讲一直难以割舍。近年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也随着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既然催眠术能够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本疗法是利用人的受暗示性,通过言语暗示引到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即催眠状态。病人在这种状态中对治疗者的言语指示产生巨大的动力,引起较为深刻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使某些症状减轻或消失,疾病明显好转。
  最早施用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是1775年奥地利的麦斯麦,他用磁铁作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直到1841年英国外科医师JamesBraid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
  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
  本疗法的具体作法如下:
  1.治疗前,要向病人说明催眠的性质的要求,把治疗目的步骤讲清楚,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测试人的受暗示性程度,这是催眠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测试暗示性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以下四种简易方法,测前告诉病人要对他的神经系统进行测查:
  (1)测查嗅觉的灵敏度:用事先备好的3个装有清水的试管,请病人分辨哪个装有水,哪个装有淡醋或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挑出后两种的一种得1分,挑出两种得2分。
  (2)测查平衡功能:令病人面墙而立,双目轻闭,平静呼吸两分钟后,然后治疗者用低沉语调缓慢地说:“你是否感到有点站不住了,是否开始感到有点前后(或左右)摇晃,你要集中注意,尽力体验你的感觉,是否有点前后(或左右)摇晃,前后(或左右)摇晃”,停顿30秒,重复问话3次后,要病人回答,如感到未摇晃者得0分,轻微摇晃者得1分,明显摇晃者得2分。
  (3)测查记忆力:令病人看一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蓝色的窗帘和两把椅子。30秒后走彩色画。问:①“房间里有3把还是4把椅子?②窗帘是什么颜色,浅绿色的还是淡黄色的?③房间有2个窗户还是3个窗户?”若回答与问话一致,则具有暗示性,每一问得1分,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0分,此项测查可得0~3分。
  (4)测查视觉分辨力:在白纸中画一直径4厘米、间距为8厘米的两个等大圆圈,中间分别写12与14(或14~15)两个数字。要病人回答哪个圆圈大,若回答一样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者得1分。
  通过四项测查病人可得0~8分,分数愈高者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书摘插画
插图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