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催眠 >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22257567
  • 丛书名:心理学大师经典系列
作者:[美]杰弗瑞·萨德(Zeig,J.K.) 著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编辑推荐

当谈论起心理学大师时,说起弗洛伊德,艾瑞克森势必被同时提起。

当谈论起催眠,不知道艾瑞克森,就如同木匠不知道鲁班。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结合案例全面呈现艾瑞克森其人和他的治疗理念。

 

 
内容简介
《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呈现艾瑞克森对来访者所秉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
艾瑞克森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每个来访者都有独特的需求和防卫模式,因此每个来访者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他会创造情境,让来访者自发地理解并运用自身的改变潜能,靠来访者自身的独特才能或缺点来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
艾瑞克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无意建立任何心理治疗理论,也无意建立任何心理治疗学派。他经常在独特操作模式的架构中综合运用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其他心理学派的方法,而艾瑞克森用自然催眠法来引发治疗反应,目的是让来访者合作。
艾瑞克森治疗强调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所需的疗程并没有预设立场,治疗倾向于短期和问题导向,采用不直击要害的间接沟通技巧例如趣闻轶事或比喻等方式来实现不直击要害的平行沟通,有效减少了来访者的抗拒,使得来访者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助的潜能,从而引发治疗反应。艾瑞克森把改变的功劳保留给来访者自己。
作者简介
杰弗瑞·萨德博士,临床心理学家,跟随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过六年之久,是他的嫡传弟子,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Milton H.Erickson Foundation)的创办人及现任执行长。萨德博士本身是位卓越的临床工作者。在催眠领域,他已有十七本专业著作及五篇专论,并在三十多个国家指导过专业的催眠治疗工作坊。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艾瑞克森的创造力 1

艾瑞克森的创造力表现在他所身处的四个领域:一位催眠师、一位心理治疗师、一位老师、一位将身体残障化为优势的个人;艾瑞克森融合了这些领域中的潜意识学习,帮助人们激发、整合产生改变所需的资源。

第二章 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取向 31

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取向脱离了传统心理治疗的框架,以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突破人格理论的限制,并善用来访者的价值观来激发其内在的资源,进而达成治疗目标。

第三章 天生的催眠大师 49

通过实际的案例,多方呈现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如何巧妙地采取不直击要害的介入模式,并善用轶事、情境及对隐微线索的觉察力来协助个案。
前  言
本书呈现了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催眠心理治疗的面貌,包括三篇文章和一篇我在1973年与艾瑞克森会谈的逐字稿。本书为主观的叙述和个人的说明,并不打算做客观论述或评价。我本身缺乏评论的立场,而且要客观陈述艾瑞克森也有所困难;他是一个争议性很高的人物。在继续探索艾瑞克森的风格之前,我认为先了解艾瑞克森学派治疗方式的基本概念会有所帮助。
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是务实、结构取向的,根植在确认和改变既有的不良适应模式;促发改变优先于厘清过去,也优先于洞察症状的意义或功能。为了促发以来访者为基础的改变,治疗师在来访者的参考架构下与其交会,多层次的治疗沟通针对个人状况加以调整,以进行辨识、引发、发展、联结和运用来访者的资源。虽然治疗技术衍生于有效的催眠方法,但并不一定要使用正式的催眠方式。自然催眠技术(不需要正式催眠诱导过程的催眠治疗)被广泛使用,因为一般而言它们更具疗效。
艾瑞克森学派的心理治疗强调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所需疗程的次数并没有抱持预设立场,然而,治疗倾向于短期和问题导向。如果可能,即便是每一次疗程的长度也由所欲达成的目标所决定,而不是由时针在钟上面的位置决定。
一般而言,治疗目标由治疗师决定,经常呈现常识性的理解和建议,用这种方式,来访者能够产生疗效性的回应,通常这需要使用间接技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美国具影响力的催眠治疗师。“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是指一套心理治疗技术,其中大部分由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的演讲、研讨会、工作坊和写作中整理而出。隐藏在方法背后的治疗哲学和对病人的策略人际取向,用在催眠状态或清醒状态以释放病人自助的潜能,比实际的技术来得更为重要(Erickson Rossi,1980;Haley,1973)。尽管艾瑞克森的理论或轶事经常备受争议,“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对数以千计的心理学专业人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心理治疗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许多已出版和陆续出版的关于艾瑞克森的文献和书籍是**的明证(Hammond, 1984; Rossi Ryan, 1985; Rossi et al., 1983; Zeig, 1980, 1982, 1985a, 1985b )。
本书大部分是作者杰弗瑞·萨德博士与艾瑞克森相处经验的个人描述,对了解艾瑞克森对来访者所禀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贡献。他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就是本身调适身体病痛的技术成果,他用这些方式来改善因幼年罹患小儿麻痹症所导致的疼痛和残障。面对身体残障的困境,他造就了一种足智多谋、弹性、创意、运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独特融合,再调以非正统风格和游走于边缘的倾向,创造了一种令人闻知即为之兴奋的心理治疗模式,令一般出身于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师难以仿效。因此,要学习的不只是艾瑞克森用于自己或来访者身上的精妙手法,还有这位天才革新者所发明的戏剧化应变方式。
艾瑞克森以咨询师、分析师、鉴定人、仲裁者、倡导者、激励者、心灵导师、接纳的权威或严厉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来面对每一个来访者,他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会被独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卫模式所激发,每个人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统、缺乏想象空间和教条式的治疗方式。他认为他自己、他的话、语调、说话的举止,还有身体动作都能促发改变。他感兴趣于实际的改变,而不是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一个障碍,将治疗师系在一块彻底无望的基石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暗示、诱导、设计大量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的刺探、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为了让来访者在不全然意识到受操弄的状况下产生影响。有时候他没有成功,但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让他去克服来访者对于为改变而使用潜在资源和潜力的抗拒。
书摘插画
插图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