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后现代(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吃的后现代(新版)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3357550
作者:廖炳惠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编辑推荐
  “后现代”这个词常被认为是充满霓虹灯、五光十色玻璃体的拉斯维加斯式建筑,或如逮耀东先生所指称的“某当奴”(麦当劳)与“啃大鸡”(肯德基)文化,两种食物“来势光光,超越了五四时期德、赛先生的东来”,让传统的饮食文化被夹着生腥的牛肉饼、外加洋葱和酸黄瓜的两片面包所倾倒、粉碎。
                                     ——廖炳惠 
内容简介
  作者学贯中西、旁征博引,将饮食现象放到后现代的语境中,进行了颇有趣味的解读,从饮食文学观的转变到后现代餐饮哲学,从食谱、香料、厨艺的旅游到族群及多元食谱,怀旧料理和饮食的情色化,梳理出后现代语境中饮食的文化流变……
作者简介
  廖炳惠,台湾云林人,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离散文学、视觉与音乐文化、后殖民理论、比较文学等。 著有《关键词200》、《另类现代》、《回顾现代》等。
目  录
简体中文版序
自序
第一篇 前现代、早期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饮食文学观之转变
 前现代
 早期现代
 现代时期
 后现代时期
第二篇 后现代餐饮哲学
 后现代建筑美学与都市文化
 后现代、后工业与全球化
 后现代饮食文化与全球化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第三篇 食谱、香料、厨艺的旅游
 移民与食谱旅游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前现代、早期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的饮食文学观之转变
 前现代
以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顾问阿塔利(Jacques Attali)有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噪音》(Nois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一书中所提出的文化史分野而言,第一阶段可称为“牺牲尚飨期”(sacrificial)。前现代时期以祭祀为主要的活动,饮食基本上是与天地诸神共享,利用饮食与天地万物形成精神、灵魂上的交换,以得到福报和保障。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食物具有仪式性的性格,经常是用来祭祀祖先以及部落图腾。在许多道统与天地互为呼应的秩序下,饮食通常与政治、宗教秩序形成“隐喻”(metaphor—cal)的关系:调和鼎鼐。在前现代的饮食文化中,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政者往往以主厨(chef)的身份来作为一个领导者,俨然在烹调国家的各种成分,使之彼此和谐,而又能以政治秩序达成其政治理念,也就是“政体与治体”,政治与身体的消化系统全盘地融合。
在前现代的仪式性格中,宗教经常和社会禁忌、文化信念,以及高低、内外、上下等生物界的抽象意义有关。如在伊斯兰教信仰中,猪被视为不洁之物;在西方文化中,牛肉代表较高层次的食物;在印度教中,牛是神圣的灵物,禁止食用;在犹太教中,水和半发酵的面包被当作清洗身体、纯净心灵的重要象征物质,借由领取圣餐的仪式来达到净化作用。诚如人类学家沙林斯(Marshall Sahilins)所言:
在我们的食用习惯中存在着一种文化理性逻辑;在我们针对马、狗、猪、牛等动物的可食性作绝对的区分当中,存在着某些有意义的关联,但重点并不仅止于食用上的乐趣:美国社会与它自己或全世界环境的生产关系是经由对可食性/不可食性的评定来加以组织的;这种评定本身是以“性质”为标准的,绝对无法从生物上、生态上或经济上的利益上来加以合理化。因此,前现代的食物谱系往往具有宗教与环境意涵,与自然、天地间的象征秩序形成隐喻或托寓(allegorical)的关系,也就是透过食物的享用仪式,去达成交换或确认作用,获得君王、天神的庇护,强化本身之地位、利益、权势,乃至巩固社群因食物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疆界、认同及价值体系(如传统生活方式)。掌有厨艺和政治艺术的领导者,便是安排宾客及食物出场秩序的重要主宰,他以身为天子的方式,在上天和人文世界之间作为桥梁,经由牺牲和仪式的方式,取得人间的统治及和谐。
在前现代的文化以及台湾目前仍保留的“拜拜文化”中,食物具有象征的特殊意涵,用来和鬼神互通,以达到象征性的交换,求得社会秩序的结构稳定或再度分配。在这个阶段,食物并不是以色香味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而是被置放到特殊的符号位置上,和政体与身体形成一种抽象而又对称的关系。
书摘插画
插图

 吃的后现代(新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