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6032331
作者:周炽成 著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编辑推荐
平反千年冤案,阐发荀子非持性恶论;推翻悠久陈说,揭示兰陵实主人本朴。拿开不实之词,述说韩非不弃道德心;比较师生二人,申明儒法共有价值体。 
内容简介
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对伟大的师生,他们给时人和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就中国历史而言,他们中离我们最近的一对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中国人对这一对师生都很熟悉,这不仅因为他们发动了极大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戊戌变法,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留下了丰富多样的著作。当我们打开他们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时,无不肃然起敬。
就外国历史而言,有两对师生很值得我们注意,他们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氏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言扬名于世。当然,此言是针对柏拉图说的。虽然我们没听说柏拉图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对老师同样也是不盲从的。这连环的师生三人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两千多年的思想史无不打上他们的深深的烙印。
本书要研究的也是一对伟大的师生:荀子和韩非子。这一对生活在战国末年的大思想家,对人类社会,对人类历史进行过深刻的反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在这方面,前贤已有很多研究。在本书中,笔者希望在总结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思想进行新的探讨,提出个人的看法。对荀韩人性论,笔者之见尤其与前贤的不同。依拙见,他们均不为性恶论者。为苟韩人性论平反,是拙作的一个大胆尝试。笔者认为,荀子应该是性朴论者(详本书第二章),而韩非子则对性之或善或恶问题不关注(详本书第七章)。
作者简介
周炽成,男,1961年生于广东郁南,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政治系副主任。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82年)、硕士学位(1986年)、博士学位(2004年)。自1986年起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至1998年留学加拿大阿
目  录
导言 对影响深远的师生
上编 荀子的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第一章 性恶论的悖难
  一、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二、两种不同的人性
  三、对性恶的论证
  四、如何得善
  五、性恶与原罪
 第二章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一、几种比较
 二、《性恶》的作者不是荀子
 三、《性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社会建构
  一、群分与礼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荀子的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第一章 性恶论的悖难
社会历史哲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人性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系统的理论的国度。人们一提到中国的人性论,必然会首先想到孟子和荀子。
众所周知,孟子是性善论的创立者和代表者,而荀子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者和创立者。在《荀子》一书中,确实有一篇名垂千古的《性恶》篇。2000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该篇的作者是荀子。但是,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该篇很可能不是荀子本人所作,而是出自其后学之手。笔者将在下一章中小心求证这一假设。本章先分析一下《性恶》篇本身,我将着重谈其中的悖难。
  一、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性恶》篇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作者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全篇的主题。要理解这一主题,首先要明白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

 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