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中国法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理论法学 > 留学生与中国法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10031405
  • 丛书名:中国学科现代转型丛书
作者:裴艳 著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学科现代转型丛书”之一。主要包括: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留学生与学院化法学的建置,学科化发展的巩固完善与西学传播的纵深化——留学生与法学会及《中华法学杂志》,学术研究的风格、成就——以刑法学和国际法学为中心等内容。  
内容简介
导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法学在欧洲的兴起
1.1.1 法学起源
1.1.2 近代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学流派
作者简介
裴艳,1977年生,籍贯辽宁省康平县。博士,讲师。2005 2008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喜所教授。目前在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华人留学文化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留学史、近代法学史和近代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党史文汇》、《历史教学》
目  录
导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法学在欧洲的兴起
1.1.1 法学起源
1.1.2 近代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学流派
第二节 传入美国、日本
1.2.1 美国法学学科建立
1.2.2 美国法学思想发展和法学成就
1.2.3 日本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学教育
1.2.4 日本近代法学思潮及法学成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法学在西方的发端及其 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法学在欧洲的兴起
  1.1.1 法学起源
关于法学的起源,一般有四种看法:(1)西方法学开始于古希腊时期,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古代罗马诞生的”;(3)西方法学的直接渊源是中世纪意大利由波伦那大学的教师伊纳留斯领导的注释法学派;(4)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边沁的功利主义法理学和奥斯汀的分析法学派的法理学应运而生,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这几种观点正确与否取决于“法学”一词的含义具体是什么。跟其他概念一样,“法学”一词的形成、发展,也是一个内容不断丰富、含义日渐深刻的过程,它既可以指法律思想、法哲学,也可以指法律知识、法律学问、法学流派,还可以指法学科、法学体系,等等。
“法学”,拉丁语为Iurisprudentia。该词是由ius和providere合成的,前者解释为法律、正义、权利,后者表示先见、知晓、聪明、知识等。“法学”一词出现的大体时间是在公元前3世纪末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但早在古希腊时期,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就有所发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在《理想国》、《政治家》、《法律》、《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对法律问题就进行过初步的探讨和思考,如“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不谋求公共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有法律,通过法律可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等。但由于当时成文法很不完善,所以他们的法律思想是和政治哲学、社会伦理思想等混杂在一起的,因而这些关于法律的思考仅仅是一些思想的片段,而不是完整的法学思想体系,他们也因此多被视为思想家、哲学家而不是法学家。
作为一门知识、一门学问的法学诞生于古罗马时代,这在西方法学界是一个没有多大争议的结论。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从一个农业国发展为一个横跨欧、亚、非地区的商品经济大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律关系也日趋复杂。对此,既需要有各种法律去调整,也需要法学家对这些法律关系和法律规范作出说明、解释,使其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公元前451~前450年,罗马制定颁布了著名的《十二表法》,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成文法。此后,罗马又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律,分市民法、最高裁判官法、万民法三类。为了贯彻实施成文法,罗马统治阶级加强了对法的解释和宣传(讲授)。最早,这种解释和讲授的权力控制在少数贵族出身的神职人员手中,范围很狭窄。公元前254年,一位平民出身的僧侣柯隆加尼乌斯将所有的法律文献全部披露,并公开解答法律问题,传授法律知识。公元前198年,执政官阿埃利乌斯进一步以世俗官吏的身份讲授法律,著书立说,从而使法学摆脱了神学体系,走入市民生活,最终成为一门世俗的学问。
书摘插画
插图

 留学生与中国法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