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的风景.2,没有终点的旅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道上的风景.2,没有终点的旅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08113
  • 丛书名:观复斋系列丛书
作者:戈国龙 著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编辑推荐

     《道上的风景Ⅱ:没有终点的旅程》收录的日记始于2005年,终止于2010年,总共6年,分列为6卷。 此书呈现出戈国龙20多年来对宇宙人生的真实探索和参禅悟道的心得记录,其文笔与思想之风格都具有独创性,既非文人的文学创作,亦非学者的学术研究;既不同于哲学家的哲学思考,又有异于宗教家的传道弘法。然其中有诗意、有哲思、有禅味,而亦文学亦哲学亦宗教也。或诗或文,或抒情或议论;或只言片语,或长篇大论;或悟道体验,或参禅心得;或人生哲理,或宗教探寻……其文风与内容,皆随人生的不同阶段精神的发展而更新,然一以贯之的是所有的文字皆自心中流出,完全是个人真实精神世界的展现,毫无造作与虚构也。

 
内容简介
精神向外追求,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它必须返观自身,找到一切价值的源头。内在的宝藏一直为我们所忽略,我们因为过分注重外在的物质欲望和追名逐利,而对于一直就拥有的那份精神源泉却无法享受。所有的灵性追求可以看成是扭转人的精神追求的方向,不再去寻求那个本质上不是你的东西,而是去发现那个本质上就是你的东西,意识回光返照,自觉自在,回到那个内在和谐的世界。如果向外追求,你就注定无法满足,因为那个不是你的东西不能满足你,只能使你迷失在异化的“他乡”,而只有回到心灵的“故乡”,你才能安身立命,找到精神的永恒的家园!戈国龙编著的《道上的风景——没有终点的旅程(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兼备学者的专业知识与修行人的精神修养,将学思与体悟相结合,从胸襟中流出了本书中那些充满灵性的文字。它表明在现代工商文明占据主流的社会,还有这样一位追随老子、释迦牟尼的道路而寻求生命超越境界的知识青年;它启示我们,在有形有象的物质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去探寻。
作者简介

     观复斋,作者之书房也。观者,智慧之本也;复者,本性之源也。故观妄想本空,复本觉妙性;观诸法如如,复性净明体。时时起观,时时复本,而观无观执,复无复相,全体皆是,不增不减。斋主戈国龙,祖籍江西临川,南京大学理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后(2001),先后师从楼宇烈、汤一介、陈来等著名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宗教学系教授。于南京大学少年班就读时,因感生命之无常、宇宙之浩渺,遂于南园草坪,静夜沉思,致虚入浑,初悟大道。乃由理而文,考入北大,专研佛道超越之学问,兼及现代诸家灵修教法。既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又有二十多年的修道经历与实证体验,发愿弘扬中华修道文化,开发传统的智慧资源为现代社会服务。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

目  录
《道上的风景》总序
卷一  此时此地的神性欢宴(2005
卷二  任何事情都可以是静心的桥梁(2006)
卷三  在沉静中接受宇宙万方的消息(2007)
卷四  大圆满就是你真正的自己(2008)
卷五  带着乐园生活在世界上(2009)
卷六  道无时无地不与我们同在(2010)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五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 答读者问:佛经、轮回与极乐世界佛法深奥、微妙,由于是自学无人指点,所以自己对佛法、佛教有许多的疑惑之处,还请善知识开解。以下便是我的问题:问题一:一是关于佛经的。我们都知道佛经是佛灭度后,众弟子根据佛在世时的教诲编写的。我想问的是“佛经是否每个字都是佛亲口说的?”“弟子们在编写经书时,是否会把自己的认识、证悟带进去,进而偏离佛的本义?”“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来看待佛经呢?一味地全盘接受,像对待神的旨意一样对每一个字,每字每句都要遵从?还是应该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如是否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及其什么样子等),而只关注其核心的意思,如四法印这类的?答:你的经历和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但是言不尽意,加上时间关系,只能略作解答,每个问题之后为我的解答。
一方面,原始佛法结集经典时是很慎重的,经过诸多圣者的充分印证而试图还原佛所讲法的原貌;另一方面,那时并未有录音设备,经回忆而诵出的经典难免有失真的情形。后期大乘经典则另有源出所在,很难说是佛亲口所说。所以说,佛经并不是每个字都是佛亲口所说的。那么应如何看待佛经呢?我的看法是,我们并不需以是否佛说为真理的标准,在佛法看来,实相不可言说,言说皆属第二义。所以,即使是佛说的,也只是应机说法,有权有实,也是指向真理的一个导引而非绝对真理的本身。另外,并非不是出于佛说的经典就不值得尊重,就一定不能代表佛法的真理,一切体验了真理的圣者所说的法,都是广义的佛经。所以我们重点是去领悟、去体验佛法的真精神,而不是拘于文字表面的言说。
问题二:在佛经中(尤其是大乘经典)中有大量的描写过分夸张化、离奇化,甚至明显就是幻想、神话的描写。如: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写、佛脚踩莲花眉心放光等。请问这是否真实?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这些夸张、离奇的说法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佛要说的本义。我想问的是“这些夸张、离奇的描写是否是因为佛直接为下根众生讲佛法的真谛,他们比较难以接受,佛为度他们而不得不委曲求全而采用的善巧方便,或者说善意的谎言呢?”那么,这么的话是否算是妄语呢?答:大乘佛典有着更广大的思路、更圆通的理论体系,已经超出了原始佛法的范围。从原始佛法的角度看,则大乘非佛说,乃是后期作者的编造;而从大乘自身的说法看,则释迦牟尼只不过是佛的化身,而佛的法身与报身乃是化身的更高更深厚的源泉,有着更广大、更悠久、更不可思议的本质与内涵。因而大乘经典所描述的世界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众生的世界,超出了原始佛法现实主义的眼界。大乘佛经大多不是原始佛法意义上的释迦佛亲口所说,这是比较清楚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乘佛法来自于更高的源泉这一说法没有可能,更不能肯定大乘自身没有价值。大乘佛法自成体系,其理论更加完备,多是针对小乘佛法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展开,而至充极的发展与完成。

 道上的风景.2,没有终点的旅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