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当前位置:首页 > 童书 > 阅读工具书 >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0743300
作者:梅子涵 等著出版社:新蕾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梅子涵、方卫平、朱自强、彭懿、曹文轩等中国儿童文学界五位著名的学者、作家,就当前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议题涉及十二个方面,包括关于经典、图画书、童话、幻想文学、儿童小说、成长小说、故事性、想像力等。
作者简介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女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给你听》、《轻轻的呼吸》、《李拉尔故事系列》等。
目  录
我们关怀不朽(代序)
1 关于经典
2 关于图画书
3 关于童话
4 关于幻想文学
5 关于儿童小说
6 关于成长小说
7 关于故事性
8 关于幽默
9 关于想象力
10 关于诗意
11 关于评论
12 关于出版
后记
媒体评论
这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从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评论、出版现状出发,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书中论及的十二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都是当前儿童文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或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         ——束沛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关于经典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我有一个想法,在其他场合也表达过,我觉得我们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到底什么是儿童文学?童书最经典的面貌是怎么样的?我们有不少的儿童文学作家不甚清楚。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了儿童文学的写作里来,先期的准备很不够,包括现在一些年轻的作家,走进儿童文学来,有很多人本身喜欢文学,读了80年代一些作家写的儿童文学、少年小说,就以为这就是儿童文学,就是少年小说了。于是就带着这种印象,走进了儿童文学圈子里面。他们对儿童文学经典的阅读比较缺乏,导致了职业的大感觉不明晰。所以这两年我一直觉得阅读经典,阅读那些人类优秀的儿童文学杰作,是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我觉得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家,就是研究儿童文学理论,搞理论的,搞批评的,阅读经典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对一种文学样式,从理念上要想说清楚,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感性的体验,这种感性的体验就是对经典的阅读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理论的根基,你要获得对一种文体的感性的体验,最好就是找经典来读。因为好的作品它总是最能代表这一类作品的特征。如果忽视对经典的阅读,你从感性上对什么是儿童文学就把握不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儿童文学在中国应该市民化,这种市民化是指儿童文学真正的深入整个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常识。这一点现在还远远做不到。但是我觉得是不是首先在我们搞儿童文学的这个圈子里边,先让它市民化,比如说创作儿童文学的作家们,搞儿童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研究者们,还有像少儿社的编辑们,首先实现儿童文学的市民化。这一点我在日本的时候有一些感触,那里的很多人谈起儿童文学来,对那些经典作品如数家珍,比如像我接触到的日本的一些家庭主妇们,她们搞一些家庭图书馆,我平时和她们接触比较多。比如说像《小王子》这样的作品,还有《汤姆的午夜花园》,像这样的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她们都非常熟悉,而且还能够进行评论。这样一种普遍的基础,一种水准,就使儿童文学真正地深入到社会中去了。
还有日本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对儿童文学作品很熟悉。我们中国的儿童文学可以说历史比较短,基础也不是很丰厚,但是最近这几十年,尤其是最近这20年,西方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国翻译的越来越多,当然和日本这样的翻译大国还没法相比。但现在的这种翻译量,如果你认真去寻找的话,总会有十本二十本的名作可以找到手。这样一种阅读,我觉得对一个作家也好,一个批评家也好,他在感性上对儿童文学的感悟,绝对是离不开的。我想到在1997年的时候,在《儿童文学研究》上曾经有一次关于动物小说的讨论。在那场讨论中,我就感觉到最后大家话题还是有些分散,这可能和中国目前对世界动物小说名作介绍得少了一些有关。有关西顿的介绍多了一些,椋鸠十的现在介绍得多了,当时还不多。黎达的也有一些。但是这些东西我觉得在讨论中还没有成为大家共同的话语背景。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动物小说,对这种艺术的理解,我觉得就比较狭隘。所以对于经典的阅读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以前大家没上过这课,可能是这课上的时间比较短,另外这个内容纵深度也不够。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