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童书 > 11-14岁 > 怎样写作文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609376
  • 丛书名:大师教我学知识
作者:叶圣陶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编辑推荐
叶先生1912年开始杏坛生涯,1930年底在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时开始编辑语文书籍和儿童故事书。由叶圣陶先生编撰的上海开明版国语读本,至今仍为很多人所欣赏。在教学和编辑之余,先生还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小读者们的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
凭借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写作经验,先生留下的《作文论》、《语文随笔》等等著作多角度多侧面地介绍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通过实例讲述学习语文和写作的成功诀窍和失败的根源,无不体现出深厚扎实的理论学养和亲切朴实的教学思想。为提高今天的小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经叶圣陶先生的后人授权,从叶先生的《作文论》、《语文随笔》等经典著述中,选编出适合今天日小读者阅读的部分内容,重新汇编为这套“大师教我学知识”。叶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倡导的方法,解决的方案,都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全书采用全彩印刷,除了原有少量插图以外,插入了许多丰子恺先生的一些精美儿童漫画。丰子恺先生曾经多次为叶圣陶先生的著作配图。二人的合作珠联璧合,受到广泛赞誉。 
内容简介
讲述作文怎么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写日记,怎样写信,怎么写叙述文等,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作者通过一些实例对比,告诉孩子们一些写作的技巧和基本知识。更为难得的是,书中插入了大量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作为插图,使这套书在知识性之外,增加了趣味性和欣赏性。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923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其中,《小白船》是他的第一篇童话,表达的是“爱”和“善”的理想主义。1928年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此外,叶圣陶还有着长期的编辑生涯,编辑过多种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媒体评论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第一人。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开头和结尾
写一篇文章,预备给人家看,这和当众演说很相像,和信口漫谈却不同。当众演说,无论是发一番议论或者讲一个故事,总得认定中心,凡是和中心有关系的才容纳进去,没有关系的,即使是好意思、好想象、好描摹、好比喻,也得丢掉。一场演说必须是一件独立的东西。信口漫谈可就不同。几个人的漫谈,说话像藤蔓一样爬开来,一忽儿谈这个,一忽儿谈那个,全体没有中心,每段都不能独立。这种漫谈本来没有什么目的,话说过了也就完事了。若是抱有目的,要把自己的情意告诉人家,用口演说也好,用笔写文章也好,总得对准中心用工夫,总得说成或者写成一件独立的东西。不然,人家就会弄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写什么,因而你的目的就难达到。
中心认定了,一件独立的东西在意想中形成了,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原是很自然的事,不用费什么矫揉造作的丁夫了。开头和结尾也是和中心有关系的材料,也是那独立的东西的一部分,并不是另外加添上去的。然而有许多人往往因为习惯不良或者少加思考,就在开头和结尾的地方出了毛病。在会场里,我们时常听见演说者这么说:“兄弟今天不曾预备,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演说完了,又说:“兄弟这一番话只是随便说说的,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请诸位原谅。”谁都明白,这些都是谦虚的话。可是,在说出来之前,演说者未免少了一点思考。你说不曾预备,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那么为什么要踏上演说台呢?随后说出来的,无论是三言两语或者长篇大论,又算不算“可以说的”呢?你说随便说说,没有什么意思,那么刚才的一本正经,是不是逢场作戏呢?自己都相信不过的话,却要说给人家听,又算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如果这样询问,演说者一定会爽然自失,回答不出来。其实他受的习惯的累,他听见人家都这么说,自己也就这么说,说成了习惯,不知道这样的头尾对于演说是没有帮助反而有损害的。不要这种无谓的谦虚,删去这种有害的头尾,岂不干净而有效得多?还有,演说者每每说:“兄弟能在这里说几句话,十分荣幸。”这是通常的含有礼貌的开头,不能说有什么毛病。然而听众听到,总不免想:“又是那老套来了。”听众这么一想,自然而然把注意力放松,于是演说者的演说效果就跟着打了折扣。什么事都如此,一回两回见得新鲜,成为老套就嫌乏味。所以老套以能够避免为妙。演说的开头要有礼貌,应该找一些新鲜而又适宜的话来说。原不必按照着公式,说什么“兄弟能在这里说几句话,十分荣幸”。
各种体裁的文章里头,书信的开头和结尾差不多是规定的。书信的构造通常分做三部分;除第二部分叙述事务,为书信的主要部分外,第一部分叫做“前文”,就是开头,内容是寻常的招呼和寒暄,第三部分叫做“后文”,就是结尾,内容也是招呼和寒暄。这样构造原本于人情,终于成为格式。从前的书信往往有前文后文非常繁复,竟至超过了叙述事务的主要部分的。近来流行简单的了,大概还保存着前文后文的痕迹。有一些书信完全略去前文后文,使人读了感到一种隽妙的趣味。不过这样的书信宜于寄给亲密的朋友。如果寄给尊长或者客气一点的朋友,还是依从格式,具备前文后文,才见得合乎礼意。
书摘插画
插图

 怎样写作文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