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省心

  • 版 次:1
  • 页 数:270
  • 字 数:250000
  • 印刷时间:2014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548336
作者:妙华法师 著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编辑推荐
  妙华法师,1960年出生于陕西渭南。1986年山东淄博教育学院毕业,1987年随明哲法师在青岛湛山寺出家,1988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本焕老和尚受戒。1989年至200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任职,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沙洗心禅寺首座。 《省心》是其感悟人生的佛学读物。 
内容简介
   妙华法师创作的《省心》分17讲,主要有心灵需 要、缘起、三宝、出世入世、五戒十善、八正道、南 北禅宗、集苦灭道、十二因缘、四摄六度,及用戒定 慧三学架构成功人生。还有三法印,四无量心、三皈 五戒菩萨戒概说、六妙法门修行纲要、优秀修行者的 修行纲要等。
作者简介
  妙华法师 1960年出生于陕西渭南。1986年山东淄博教育学院毕业,1987年随明哲法师在青岛湛山寺出家,11988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本焕老和尚受戒。1989年至200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任职,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 著述有:《人生的解脱》、《人生的智慧》、《迷与悟》、《金刚经新说》、《云游散记》、《智慧与解脱》、《启悟本心》、《换个活法》、《换一个想法》、《游禅》《顿悟》、《从心开始》、《金刚之智》、《和尚眼中的尘界》、《你也能开悟》……光盘有:《换个活法》、《顿悟》等。 法师现住长沙望城洗心禅寺。 
目  录
修行是一种习惯(代序)
第壹讲  文以化性
第贰讲  心灵需要
第叁讲  缘起
第肆讲  三  宝
第伍讲  出世入世
第陆讲  五戒十善
第柒讲  八正道
第捌讲  南北禅宗
第玖讲  集苦灭道
第拾讲  十二因缘
第拾壹讲  四摄六度
第拾贰讲  三法印,四无量心
第拾叁讲  月戒定慧三学架构威功人生
第拾肆讲  三皈五戒菩萨戒概说
第拾伍讲  六妙法门修行纲要
第拾陆讲  优秀修行者的修行纲要
第拾柒讲  和尚对居士们说
附录:
生活禅,要走的路还很长
——专访妙华法师
《芒果画报》对话妙华法师
——吃素是一堂功课
法住法位,知足常乐
——尊品杂志记者专访妙华法师
喜鹊闻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曾经有一个70岁的老人,抱着一本《弟子规》到 我面前说: 师父,你看我进步了,我现在开始学《弟子规》了。
我说:这是8 岁以前应该完成的教育啊。我每天要接待形形色色的 人,有一天大 家正在喝茶,一个企业家听大家都在谈《三字经》、 《弟子规》,他 竟然说了一句非常雷人的话,问“弟子规”三个字怎 么写。可想而 知,现在各地办的大大小小的国学班,实质上还处于 扫盲阶段,类 似于当年梁漱溟搞的社教,现代人离孔孟思想、老庄 思想、佛陀思 想还差得很远。
总而言之,文化对一个民族最大的好处在哪里, 我们的认识一 定要到位。对于一个人来讲,文化的意义在于化性; 对于一个国家 来说,其意义就在于化导。化导什么呢,化导粗暴和 野蛮、无知和 愚昧。
文化可以滋润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除了需要 建立文化系统 以外,还需要建立信仰系统。但是在此我必须做出说 明,因为这是 一个敏感的话题,从学术上讲一个人有信仰是正常的 ,而没有信佴 是不正常的。在2000年度的统计当中,全世界60亿人 口,48亿人 信仰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但有12亿人什么都 不信。为什 么说一个人有信仰是正常的,没有信仰是不正常的呢 ?可以从三 方面来展开论述: 第一,面对浩渺无边的宇宙,作为一个生物性的 人活在地 上,你不可能没有信仰,因为我们对于未来的世界, 未知的世 无从解释。谈到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看看最近杨振宁 博士写 《科学与佛教》,他所阐述的科学与佛教的自洽性、 统一性,与 近20年来在各种场合讲到的观点不谋而合。当然他是 站在科 家的立场来论述的。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当中, 有一类人 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是要消灭宗教的,当然宗教和 信仰不能完 全画等号。还有一类人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两条平铺 的钢轨, 远不会相交。
而事实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 瞎子,望之不 远;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行之不远。那些理论物 理学家,他们 站得很高,看得很远。为什么是这样呢,一言以蔽之 ,当老子用自 己的心灵感悟这个世界的时候,科学家在拿着望远镜 向外望。当科 学家对宇宙有了整体把握的时候,他们会和老子殊途 同归。
也有人从高能物理学的角度,把佛学、老庄思想 ,甚至是孔孟 之道和理论物理学进行对比,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是非 常优秀的。他 说,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是宇宙精神,而长期以来我们 把仁义礼智信 牢牢地框定在伦理道德的架构之内,当然这样的认知 是不错的,也 没问题,但仅此是不够的。孔子是圣人,圣人所见略 同,释迦牟 尼、老子、庄子、孔子,他们在不同的纬度,对于“ 道”都有自己 清醒的认知。只是说,他们面对各自所教化的百姓, 在运用的层面 上设立了不同的教材。

 省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