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万千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万千心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998944
作者:(美)西盖蒂(Szigethy, E.) 等著,王建平  等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编辑推荐
  四十余位**开拓精神且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家将他们的工作经验、创新观点与真知灼见都倾注于这本书中。对于所有在心理健康领域工作的人士来说,本书将是一份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在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行为治疗这个领域,没有其他教材能与本书匹敌! 
内容简介
《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万千心理)》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有的心理问题而著的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其中汇集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躯体疾病以及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排泄问题、破坏性行为障碍等问题,而特别开发的高效的治疗技术与策略;同时还强调了家长以及整个家庭如何积极地参与到儿童的治疗过程中。书中例举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开展儿童认知行为治疗将遇到的问题和情境,并提供了丰富的可在临床中使用的练习、活动与评估工具。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EvaSzigethy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及匹兹堡儿童医院精神病学、儿科和医学副教授。
  JohnR.Weisz哲学博士,美国专业心理学委员会认证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系心理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贝克法官儿童诊疗中心院长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L.Findling医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教授,西储大学医学中心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主译者简介:
  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心理障碍的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督导以及培训等;目前主要研究强迫症、延长哀伤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青少年常见情绪问题的发生机制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

目  录
第一章 认知行为疗法:导言
 发展简史
 共同原则
 信念的作用
 强化原理的作用
 常见的误解
 新的进展与挑战
 总结

第二章 对儿童期发展性问题的考量
 在发展性观点下调整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性
 基于发展上的考量对认知行为疗法的调整
 临床工作者如何使基于发展水平调整后的
  认知行为疗法更为有效
前  言
  放眼世界各国,儿童都是处于危险中的。全世界儿科精神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这一现象也与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压力与人类基因和遗传变化的相互作用有关。幸运的是,临床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对于环境与相关神经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干预科学的发展也保证了治疗中有更充足的医疗设备,这些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在这些循证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而且这些疗效是跨疾病的,具有长达几十年的实证效度。在脑功能及潜在神经通路具有最佳可塑性的童年期、青春期这样的关键发展期,认知行为疗法为改变神经通路的失调功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认知行为疗法会运用心理治疗技术矫正错误思维,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在移情性咨访关系中,效果尤其理想。尽管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各种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有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临床工作者们仍对认知行为疗法有普遍的一个抱怨,那就是他们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这一已被实证检验有效的治疗方案时感到困难,因此他们无法让自己熟练掌握这些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在负责治疗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治疗师中,这种情况尤为常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五章
  抑郁和自杀行为
  FadiT.Maalouf医学博士
  DavidA.Brent医学博士
  抑郁的认知行为治疗
  实证证据
  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抑郁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会反复发作并带来损害。抑郁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为1%~2%,在青少年中为3%~8%(Lewinsohnetal.,1998)。这是儿童群体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因素(Brent,1987;Bridgeetal.,2006),并可伴有在学校和工作中显著的功能损伤、频繁的法律介入,以及物质滥用和自杀风险的增加(Birmaheretal.,1996;KandelandDavies,1986)。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急性干预的临床准则建议使用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或者两者都用,而其中被研究得最透彻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认知行为治疗(Birmaheretal.,2007)。相比于其他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有着最为坚实的实证基础来支持它对儿童抑郁的疗效。临床试验和元分析已经显示,单独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抑郁的治疗是有效的(Birmaheretal.,2000;Brentetal.,1998;Harringtonetal.,1998;Weiszetal.,2006,2009;Woodetal.,1996)。然而,在青少年抑郁治疗研究项目(TreatmentforAdolescentswithDepressionStudy,TADS)中,单独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急性治疗的疗效并没有高于安慰剂,同时也低于单一的药物治疗(Marchetal.,2004)。认知行为治疗为何没有更有效,原因还未可知。心理治疗的内容非常密集,因此可能是由于治疗提供了太多的技能,但强度还不够。然而,在18周的治疗过后,单独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赶上了”联合治疗和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Kennardetal.,2009b)。青少年抑郁的药物及心理治疗试验(Adolescent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andPsychotherapyTrial,ADAPT)将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与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药物治疗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没有差异(Goodyeretal.,2007)。尽管这些发现看起来可能与青少年抑郁治疗研究项目(TADS)的结果不一致,但事实上在后者中,单一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在急性期反应率上的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对于那些较为严重的抑郁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事实上,这些结果是与青少年抑郁的药物及心理治疗试验结果相一致的,因为在后者的样本中,其研究对象的抑郁更为严重,研究对象也更年轻,并且简单的社会心理干预对其无效——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削弱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Curryetal.,2006;Renaudetal.,1998)。
书摘插画
插图

 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万千心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