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哲学千问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华哲学千问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1800716
  • 丛书名:慧海拾珠丛书
作者:王永鸿 等主编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编辑推荐
《中华哲学千问》由王永鸿、周成华主编,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一样源远、深邃,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加上哲学特有的晦涩与文言文理解的差异,更使得许多青少年对于哲学向来是敬而远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书特意采用了轻松诙谐的语气、一问一答的方式,搭配与内容相配的图片,使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起来更加地轻松,增加广大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能够轻享这道哲学小菜。 
内容简介
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同时,孔子也提出思考的重要性,主张思考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并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他提出,“闻一以知十”、“下学而上达”等求学的方法,懂得一件事情,可以推演而知十件事情,学习基础的知识,进而领会高深的知识,也就是理性演绎的方法。

为什么中庸会被孔子看成是小人与君子的区别?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性,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之一,是处世做事的*标准和尺度。中庸之道要求遵守一定的标准,但是又反对不顾一切地拘守某一固定标准,这个灵活原则,完全服从于孔子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中庸之道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孔子关于中庸思想可以分为时中、中正、中和三种。时中就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中正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认识论,要客观;一个是思不出其位。中和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但是,中、和有主次,中是内,是本,是体;和是外,是末,是体,没有中,就没有和。这是中庸之道的全部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摸着石头过河的先秦哲学
说一说先秦哲学学派与经典
先秦哲学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秦哲学可以分为哪三个不同的时期?
先秦哲学在中国哲学之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夏商周时期哲学是在什么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夏商周时期哲学思想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先秦主要的哲学学派有哪些?
哪些书被合称为儒家圣教十三经?
四书五经分别指的哪些书?
《大学》之中的三纲八目分别指什么?
孔子所治六经为什么会变成五经?
儒家八派分别是哪些派别?
怎么从整体上看待道家?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华哲学千问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