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邓小平(套装全3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我的父亲:邓小平(套装全3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4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7316988
作者:毛毛,邓林 著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8月 
内容简介
 2004年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一代世纪伟人的光辉业绩与领袖风采,经作者本人同意,我们特编辑出版了这套图文版《我的父亲邓小平》。本书对毛毛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和邓林所著《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适当压缩了文字,增加了图片。同时,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邓小平的主要经历,也适当地以重大事件为线索,简要地补充了部分文字,并配之以相应照片。
作者简介
邓林,出生于1941年,四川广安人,伟人邓小平的长女,邓林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同年入中央美院国画系,1967年毕业。1973年分配到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兼任花鸟画创作室副主任。1986年邓林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任专职画家。2005年1月应奥地利联邦总理府艺术部邀请,赴奥访问并
目  录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
 引言
 1 巴蜀情
 2 这就是我们的老家
 3 族宗寻迹
 4 我的爷爷
 5 父亲的少年时代
 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 万里求学
 8 从俭学到勤工之路
 9 在哈金森工厂
 10 革命历程的起点
 11 党的锤炼
 12 告别法兰西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留法勤工俭学,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的时代兴起的一个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被推翻,帝国主义列强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个空隙当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教育界和留学倡导者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人认为,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比较彻底的国家,一些科学新说,也多出自法国,因此与其去日本学习,不如直接去法国学习。而且在欧洲诸国之中,法国的生活费用相对低廉,对须远涉重洋而去留学的中国学生,特别是自费学生,比较适合。
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4月,蔡元培、吴玉章和李石曾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留法俭学会”。留法俭学会以宣传意义、指导旅行、介绍学校为目的,以节俭费用、推广西学为宗旨,指导和帮助自费青年赴法留学。该会于成立的同年在北京大方家胡同建立了一所“留法预备学校”。到1916年6月,该会共组织了两批80人赴法留学。
辛亥革命流产后,蔡元培、吴玉章被迫流亡国外。1915年6月,在他们支持下,在法国的华工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翌年6月,针对众多在法华工缺乏教育的状况,蔡元培等人又发起成立了“华法教育会”。
同年,在中国,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可耻地宣告失败,许多流亡在外的革命者得以回国。1917年,在北京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
留法勤工俭学会在北京、保定等地设立了三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很快,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便进一步推向全国。华法教育会在上海、成都、重庆、长沙、广州、济南、天津、武汉等地相继开办了各种形式的留法预备学校和留法预备班。
1918年春天,在吴玉章先生亲自倡导下,四川成都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并于1919年6月派出了第一批留法学生。
重庆,乃川东重镇,商埠地区,自然于文化教育方面不能落后。当时的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教育局局长温少鹤等人召集各礼会名流,筹集经费数万元,准备在重庆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大概是听到了这一风声,祖父便托人从重庆带话回广安,叫父亲直赴重庆来念留法预备学校。
1918年下半年,父亲和他的远房叔叔邓绍圣及一个同乡胡明德一起到了重庆。邓绍圣和胡明德(又名胡伦)也都是广安县中学学生。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招生,分为公费生(或称贷费生)和自费生。邓绍圣取得贷费生资格,邓希贤和胡伦则为自费生。赴法旅费,除由学校董事会补助100多元外,另须自行筹建一部分,凑足300元即可成行。父亲的旅费是祖父帮他筹集的,邓绍圣的旅费是向人借的,而胡伦的旅费则由友人借助。

 我的父亲:邓小平(套装全3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