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政治: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理解政治: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29972
  • 丛书名:中国政治学人书系
作者:张小劲 景跃进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群是清华政治学系现职的八位学者,均是国内中国政治学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既有50、60后,也有70、80后,年龄构成上前后横跨30多年,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代:高考恢复后进入大学的77—78届学者、学科全面恢复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包括海外留学归来的及本土培养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青代,通过他们的研究旨趣和研究方法,也可管窥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学术脉络和知识图景。

 
内容简介
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清华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1911年,清华学堂开办之初就设立了政治学类课程;1920年11月,清华园内*个以政治学为主业的学术团体——清华政治学会成立。在清华学堂酝酿改制为大学的过程中,清华政治学课程的教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6年,清华正式改制为大学,在设立专修课程的11个科系中,政治系是当时清华的重点科系之一,学生数量居全校*。1928年,清华改制为国立大学,政治学系汇聚了一批知名教授,开创了清华政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936年,清华政治学系在国内率先创办了研究生教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南迁,并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系同仁培养了一大批品学皆优的青年学子,同时多位清华政治学系的教授进入政府部门,参与抗战实务。1947年清华复员回到北京,政治学系的师生积极参与民主运动并且迎来了和平解放。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工科大学,政治学系的师生大多转到了北京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

张小劲  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教授。研究兴趣为比较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学方法论。主要著作有《比较政治学导论》(主编,2010)、《政治学原理》(主编,2015)、《社会党国际:变化中的组织、思想与政策》(2015),《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慈溪农村专职干部制度研究》(2016);并在《清华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中国书评》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景跃进  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首席教授。研究兴趣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2004);《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2004);《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主编,2012);《政治学原理》(主编,2015);《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主编,2016)等。
目  录
薪尽火传:清华政治学系的历史发展与知识追求 张小劲 景跃进 1
现代思想与古典资源
建国的三个时刻:马基雅维里、霍布斯与洛克的递进展现 任剑涛 3
一、天壤之别: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分界 4
二、设计现代国家:建国三个关键时刻的逻辑起点 10
三、设计现代国家:统一国家呈现的强大与规范时刻 17
四、建国时刻的断裂视点与连续再现 26
“直接民主”抑或“代议民主”?——卢梭民主理论初探 谈火生 35
一、民主制与选举式贵族制:孰优孰劣? 37
二、“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 43
三、卢梭:直接民主制的理论先驱 50
四、卢梭民主思想的制度设计 55
五、结语 61
现代儒学的浮现:从独享政治权威到竞争文化资源 任剑涛 63
媒体评论
清华政治学从1928年清华成为国立大学至1937年清华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为止,仅有九年的黄金发展期,但就此留下的历史印痕却至深且巨,影响延绵至今;虽因抗战兵兴而不得不迁移长沙、昆明,与北大和南开共同组成西南联大,筚路蓝缕,艰辛办学,却成就了一段战火中弦歌不缀、英才辈出的教育传奇;延至战后回到北京,再兴计划却是运命多舛,1952年迎来了专业关闭的结局。但学脉既存,终有复兴之望,清华政治学终在校庆百年之际实现重新整合,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回顾清华政治学系的变迁演化,概括闻人先贤的学思行迹,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在建系九十周年之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发展的丰富内涵,理解其间知识追求的根本真谛。
——薪尽火传:清华政治学系的历史发展与知识追求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五、起伏跌宕的历史命运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获得胜利;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清华师生先后于8月至10月分批北上,全部回到清华园。1946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在原有的清华园里正式开学。此时清华大学的学科院系又有所发展,扩大到五院26个学系;其中,政治学系与社会学系、经济学系以及新建的法律系共同组成为法学院。政治学系时有本科学生66人,此后三年又陆续招收45人,因而始终维持在近60人的规模。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数字了。
然而,复员后回迁北平的清华政治学系,在教师方面却是一幅人员凋零的景象。按照1947年1月的校刊报道,原本答应回到清华任教的许多教员,由于各种原因,几乎都没有到职。其中,曾为清华黄金十年发展之中流砥柱的若干位教授因局势变化而放弃了回校任教的计划,王化成和陈之迈因在外交部任职而被派驻国外,浦薛凤出任战后救济总署副署长并转台湾省府秘书长,萧公权则因为清华未能满足其任职条件而改任国立政治大学教授;新聘的林侔圣参与联合国的创建而留在纽约未归,甘介侯则忙于政治活动而放弃教职;甚至连时任系主任的张奚若也因回避政治迫害而请假脱离了教学岗位、后又因参与和平解放北京的工作而干脆放弃了系主任的职责。此时,支撑着清华政治学系教学的,只有教授邵循恪和助教端木正,还有从北京大学聘来暂代若干课程的吴恩裕、崔书琴和邸维周。
为解决师资队伍的问题,清华向已任武汉大学政治学教授的清华学子曾炳钧发出聘约。1948年2月,曾炳钧正式就任清华政治学系教授,随即从法学院院长陈岱孙手中接过了代理系主任的工作;一个学期后,经清华任命,曾炳钧正式担任了政治学系的系主任。此时的曾炳钧,不仅承担了相当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且负有重组教师队伍,再整政治学系的责任。他多次写信给正在英国学习的陈体强,述说清华政治学的困难,诉诸母校情怀而敦请陈尽快返回清华任教;同时,又说动已担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的清华学弟王铁崖兼代清华政治学系的课程。同时,他还帮助此时来清华任教的杜汝楫晋职讲师,以便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些清华政治学教师的努力下,教学秩序得以维持,课堂教学得以发展。然而,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政局的巨大变化打乱了政治学系原有的一切安排。
从1947年起,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统治区内加紧了政治控制与迫害。已经积淀起进步传统的清华师生则以进一步的抗争运动对抗之,清华园内的进步社团异常活跃,各种抗争行动此起彼伏。每一次社会事件几乎都会酿成对抗统治当局的政治运动,而清华政治学的教师几乎全部参加了这些政治运动。先是1946年12月的沈崇事件,有《为沈崇事件致司徒雷徒大使的抗议信》;1947年2月,又有《保障人权宣言》;5月24日有平津八院校教职员的呼吁和平的宣言;同月29日又有北大清华教授的《为反内战运动告学生政府书》;1947年11月,又有北大清华47位教授《我们对于政府压迫民盟的意见》;1948年6月,北平院校104位教授的《抗议轰炸开封》宣言。清华政治学教师都曾在这些文件上签字表态。
书摘插画
插图

 理解政治: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