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12020889
作者:(美)陶西格(Tausig,M.),(美)米歇尔(Michello,J.),(美)苏比蒂(Subedi,S.) 著,樊嘉禄 等译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内容简介
心理产品不和源于何处,都可以看作是不规范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或者说是需要控制或限制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因为它们有可能打乱个人和集体的安排。
本书的编者对心理健康社会学家们依照“压力过程”模式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这个模式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即人们面临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应激源,这两种应激源都能预示个人的幸福或痛苦程度。书中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面对应激源和遭遇不良性应激的机会并不是对等的,相反,接触应激源的可能性以及应对它们的能力都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目  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1章 导论:心理疾患的社会成因及其后果
 1.1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1.1.1 医学的模式
 1.2 社会学观点
  1.2.1 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之渊源
  1.2.2 当前有关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
 1.3 作为痛苦成因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1.4 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
  1.4.1 作为心理疾患的偏常行为的认定
  1.4.2 公众态度与专业界定间的关系
  1.4.3 把偏常行为当作精神疾患用医学方法处理
  1.4.4 精神医院和社区保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导论:心理疾患的社会成因及其后果:
  心理上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有心理问题的人到底怎么了?这些都是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患的社会学家们所要解答的基本问题。为了解答第一个问题,社会学家们需要考察社会系统的组织方式以及人们的幸福感;而回答第二个问题,则要考察一些人如何被贴上有心理疾患标签的、别人对这种标签做何反应以及社会如何对患有心理疾患的人实施治疗等。
过去三十多年中社会学家们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已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本书引用这些研究成果系统描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处理该类问题的社会学方法不同于生物学和心理学方法,它将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1.1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上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在当今美国社会,解释心理疾患的成因通常要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进行调查。我们试图通过着重研究患者内在生活的特点来解释他在心理上发生疾患的原因。他有心理疾患的家族史吗?他们在孩童时代是怎样的?
关于心理疾患的生物/遗传方面的解释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点:心理疾患相似于生理疾病,它意味着体内的某部分发生了故障并产生了一些征兆和症状,使我们将它与精神障碍相联系。既然人体中的其他部分可以受损和发病,大脑为什么例外呢?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功能,并且某些心理疾患与遗传和生化方面的反常有关。
对心理疾患成因作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开始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弗洛伊德杰出的工作。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强调儿童时代的早年经历与以后的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此后,许多“精神动力学”理论都发展起来。所有这些理论都或多或少地认为,心理疾患是由反映患者个体与其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内部心理过程引起的。还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此过程影响心理功能,而且有些心理疾患确实与孩提时代的成长环境及家庭影响有关。
  ……
书摘插画
插图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