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舌尖上的中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0225534
作者:陈志田 主编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编辑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和“中华美食炮制方法完全指南”两篇,内容涉及饮食礼仪、饮食传统、传世美食、百年老店、传统名宴、饮食典故、名家说名吃、中华美食炮制方法等多个方面。在这里,有流派纷呈的风味名吃、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有茶余饭后的谈资雅趣、口耳相传的饕餮盛宴;有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掌故、丰赡的珍品异馔和炫目的制作技法;有口腹之物,有四方食事,有风物人情,有历史掌故。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文化的传承,自在其间……肠胃与品位贯通,文化和历史融合,心灵与佳肴交流,带你从佳肴中品味古占今文化,从珍馐里感受多彩人生;带你尝尽天下美味,做出**美食。 
内容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以饮食为缘起,用文化俘获读者的心,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外,历史、人物、情感、地域、名馔、佳肴等所有跟吃有关的事儿无所不包。一碗汤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道菜品出半生浮沉的记忆。千百年来,中华饮食与果腹之外的心绪与情感有着太多的关联,无尽的滋味,每每在舌尖萦绕,百转千回,鲜活如昔,无法淡去。品味舌尖上的记忆,不仅是一次精神上的美食之旅,更是一顿赏心悦目的文化大餐。
作者简介

陈志田,国际烹饪艺术大师、中华名厨、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国家高级营养配餐师、中国饭店业金牌大厨、亚洲蓝带白金五星级勋章。1977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的中医世家,现任北京名人美食保健协会理事,首都保健美食学会特约理事,荣获建国60周年酒店职业经理人国际精英论坛精英新锐大奖,担任第二届全国乡土菜大赛副秘书长。擅长官府保健菜,凭借多年的烹饪经验,将中医、官府菜、融合菜三者有机结合为保健菜系,倡导“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健康理念,在我国美食界享有盛誉。

目  录
上篇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光阴中的烟火气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中国人的饮食
  群芳吐蕊,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食典载春秋——历代饮食专著与饮食理论
  至善至美,中华佳馔——历代名宴
  八珍百馐,皇歆帝飨——宫廷御膳
  深宅大院中的珍馐美味——官府菜
  五彩缤纷华夏菜——中国的菜系
 第二章岁月积淀的沉香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鲁菜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
  典雅细腻,国宴本色——苏菜
  选料博杂,生猛时尚——粤菜
前  言
筷子夹起故事,舌尖品出幸福,味蕾勾起回忆,肠胃诉说乡愁。在中国,美食一事,除品味之外,更有文化内涵与人文特色融会其中。人们吃的是美味佳肴,品的是人情冷暖。酸、甜、苦、辣、咸,舌尖挑逗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味蕾,更是光阴故事下人们的文化传承,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种普通的食物,除了可以用来果腹之计,往往还拥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众多的文化名家更是于平常之中吃出许多故事来。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和“中华美食炮制方法完全指南”两篇,内容涉及饮食礼仪、饮食传统、传世美食、百年老店、传统名宴、饮食典故、名家说名吃、中华美食炮制方法等多个方面。在这里,有流派纷呈的风味名吃、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有茶余饭后的谈资雅趣、口耳相传的暨臀盛宴;有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掌故、丰赡的珍品异撰和炫目的制作技法;有口腹之物,有四方食事,有风物人情,有历史掌故。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文化的传承,自在其间……肠胃与品位贯通,文化和历史融合,心灵与佳肴交流,带你从佳肴中品味古今文化,从珍镬里感受多彩人生;带你尝尽天下美味,做出绝对美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春秋战同时期是群芳吐蕊、百家争鸣的时期,各学派除了在政治问题上存在分歧以外,对饮食文化也都有各自的思考。由于对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学派的饮食文化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学派比较重视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思想也比较深刻和广泛:有些学派则忽视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思想也比较消极和落后。在先秦诸子的饮食文化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儒家起源于古代掌管祭祀的方士和术士,酒食是祭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儒家是重视饮食文化的。儒家的创始人物孑L子就是十分重视饮食的人,他提出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不仅如此,他还将饮食作为立国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主张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不过他认为普通的民众不必如此,而是应该追求饮食的美味。
  在孔子关于饮食的论述中,大多都是与祭祀有关的。比如说“割不正不食”“不宿肉”“祭肉出三日不食”等,都是从祭祀中总结出来的原则。祭祖的食物一定要按照规格进行切割,否则就不能食用;为国君助祭的肉食要当天吃完,不能留到第二天;家中祭祀的肉食也要在三天内吃完,三天后就不能吃了。孔子对饮食的态度就像对待祭祀一样严肃,即使对待粗糙的食物也不例外,他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提出了很多饮食原则,这些饮食原则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却十分具有进步意义。如放久变味的食物不能食用;烹饪不熟的食物不能食用;变色的食物不能食用;无法保证其清洁的食物不能食用;不到吃饭的时间不能进食;吃饭以主食为主,不能进食过多的肉类菜肴;酒可以喝,但以不醉为度;不能一次进食过多;进食的时候不能说话,等等。此外,孑L子对食物的搭配也非常讲究。如他认为肉菜应该蘸酱而食,“不得其酱不食”,且不同的肉食要搭配不同的酱。
书摘插画
插图

 舌尖上的中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