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5月01日
  • 开 本:1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8023837
作者:王渊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编辑推荐
  《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在全面梳理有关补服制度演变过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清补服制度的内涵及演变过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一次基本而全面的评价。内容基本上以统合和分类两种写作方式组成。对于制度的形成和制度之演变过程,主要以整体统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对于补服构成要件、纹样的特征,则按照各自的特征分门别类后,分析和比较。
《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在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图像和实物资料进行互证。并复原绘制了大量补子主题纹样,通过比较提炼出标志性特征。 
内容简介
  补服制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服装制度。官员服装的胸前、背后缝缀有标示官员身份等级纹样的补子,用不同的禽和兽纹样区分文武职司,并将文武官职各分为九品。
《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以明清两个朝代补服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主线,阐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补服穿着的规范,并针对补子主题纹样易混淆的情况,对明清时期不同资料中的补子及一些实物补子的主题纹样进行了复原绘制,分析了不同品级文武职司官员所用补子纹样的标志性特征。希望本书能让更多人了解明清两代补服制度的形与制,以期获得更多的探讨与研究。
作者简介
王渊,女,副教授,博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师从著名服装史学专家包铭新先生,主要从事中国明清时期的官服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补服概述

第一节 补服及补子 2

一、补服的概念 2

二、补子 3




(一)动物纹样与官员职司相联系的前朝记载 3

(二)元代胸背 4
前  言
  补服的穿着有严格的规定,不按照规定使用将会受到惩处。补服制度起源于明代,至清代时制度更加完善。清代的补服不仅是官员身份、等级的制度之服,同时也是官员重要的礼仪服装。清代是一个由满族建立的王朝,清代视服装为“立国之经”,非常注重在服装上保留游牧民族的传统,在入关之初即大力推行其民族服饰,并以是否易衣冠作为顺、逆的重要指标。然而,清代官员所着补服,却借鉴明制,在形制上融合了满、汉两个民族的服饰理念。以纹样区分服装穿着者的身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特的现象。

  补服在明代属于常服的范畴,在清代既承担了官员的公服之职,同时又兼具礼服的功能。补服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可以说补服制度是伴随着政治体制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

  从服装的构成形式上来看,清代的补服与明代的补服在款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明代补子施之于袍,而清代的补子施之于褂,清代的补服款式具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清代对于明代补服纹样的沿用不能简单地归纳为满汉民族服饰元素的融合,而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历史背景所促成。可以这样说,中国明清时期的补服制度,融合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书摘插画
插图

 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