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化——尚食志(探索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吃”背后深层的文化隐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舌尖上的文化——尚食志(探索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吃”背后深层的文化隐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982526
作者:许石林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编辑推荐

  人间风物,难分轩敞大宴;天下味美,不舍苍蝇小馆。生花妙笔,道尽市井街巷里的饮食和民俗,回首往昔,观照当下,许石林写的不仅仅是吃。从故纸堆中打捞起过去的饭局,古国典章,鼎鼐之事,别有意趣,他笔下的饮食文化,非常好玩,这是一个会吃又会写的人,非大才情不能为。《尚食志》的特色是对史料探幽发微,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以及音乐、戏剧、书法、收藏等无不涉猎。除了让你想起周作人、汪曾祺的渊雅从容,还有许石林自己独特的尖新机敏。文字趣味为首,思想为底。读者沾上了,就放不下。

 
内容简介

  食之为美,非珍甘罕脂为美,乃在于为食者之美也,故箪食瓢饮为大美,《尚食志》使饮食之琐屑饾饤,承载生之大伦,深入浅出,词约意丰,令人读之,别有感获。《尚食志》记录饮食经验,情景并重,读之令人如对鼎鼐,观形色、感滋味,口舌生津;文字出经入史,又参乎野史笔记、俚语传说,乃至戏曲诸艺,探幽发微,随意变换,而情理趣味俱在。

作者简介

  许石林,陕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集记者、评论员、专栏作家、撰稿人和电视嘉宾主持人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吟诵学会理事、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撰写了两千多篇文化时评和随笔,作品常常被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推荐到首页,已出版作品《回归的脚步》(1997年)、《幸福备忘》(2001年)、《损品新三国》。

目  录
一碗羊肉泡馍引发的战争
水盆羊肉
醪糟
趁热吃
祭食
饯行
罢宴
茶道
字字如蒸饼
馄饨
饥不择食
蛋大的事儿
梁武帝
土匪菜
前  言
自序:饮食的隐情这些文字既是写饮食的,又无不从饮食本身跳开,写到饮食之外去,我很怕对事件进行细节复述。我将写作的点,定在“自我感受”上,而不是定在案板炒勺上。因为我写的,毕竟不是一个厨师的掌勺笔记。两年前的夏天,我在深圳中心书城做了一场讲座,讲三国历史和那本《损品新三国》的写作。台下左边第一排有两个人,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看得我甚至有点发毛。讲座结束后,这两个人拿着那本书排队签名,到了我跟前,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一直看你在报纸上写的“尚食志”专栏,能不能咱们合作一下,你将你所写的那些美食都做出来,我们开个私房菜馆?他们说得很认真,我才明白它们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是为了这件事儿。其实再往前一年,我主持深圳读书月首届阅读博客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结束后,有几个观众专门跑到台前对我说,一直在看你写的“尚食志”。这都是我当初想不到的事儿。我知道,这些写饮食或跟饮食有关的文字,一直受到朋友的关注——工商局的曹全林先生去西安旅游,他说他按照我所写的文字去找西安的美食;人事局的李明先生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读后感,也提出意见;我的师兄刘中国先生,每看到一篇,就来电话,电话里,仿佛他说话在吃东西一样,一个劲儿咂摸嘴儿;我跟作家邓康延兄见面说话,总没个正经样子,有一回他电话质问我:“兄弟,你到底会不会写东西?一个调凉粉的方法,你在短短千把字里面,竟然一个字不变地重复了四五次?怎么这么啰唆啊!”我说:“哥哥,听过碗碗腔《借水》那段‘姓桃居住桃花村’吗?”邓兄说:“咋咧?你说!”“‘姓桃——哪依呀啊——’好听吗?”我问。“好听!”“那再来一句:哪依呀啊——!再来一句:哪依呀啊——哪依呀啊——哪依呀啊——啊!就是这道理嘛,一唱三叹嘛。”邓兄哈哈大笑。近年来,这种写饮食的文字,成了几乎所有报纸副刊的一个必备的重要选题,我供职的报纸,随笔版每天有一个整版的面积,十来篇大小稿件,总有一两篇是写饮食的,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你们这个版是“吃版”。读者对吃很感兴趣,是个有意思的现象。饮食,人之大欲;大欲所在,亦生之大伦所在。故观一方饮食,可知其文化历史。以前看某现代文学大家写中国的吃,说中国人从生到死,总离不开吃:喜事吃、丧事吃、生也吃、死也吃、万事皆吃云云。初读以为有趣,后甚觉其浅薄,无非讥古呲古而已,并未发现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吃”背后深层的文化隐情。过去有句话,即“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常见于报刊文章、讲话乃至于学生作文。近年看不到这种说法了。大概大家都明白:人口众多是事实,也是困扰和阻碍中国发展的压力和负担;地不可谓不大,但均之以众多人口,则绝不敢说大;至于物质资源,无论天然储藏或生产所出,均不够多,又因人口众,以小化大,即小之又小。所以,这句话显然不成立,不仅不成立,而且这话说得没心没肺,没有忧患意识,很不负责任,所以就没人再说了。其实,中国古人就不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浏览历代典章文物,处处都是生之艰难的警戒,即吃饭一直是个大问题。凡解决了吃饭问题,则天下大定。生生不息,正因为吃饭是个问题,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所以,一切文化都从吃饭上起,吃饭成了文化的核心。清代广州诗人陈恭尹,感中华数千年饱受蛮夷侵扰,野蛮的弯刀一次次割断文明的衣冠,造成华夏多少悲剧,发出“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之叹。中国的战争史,就是一个争夺吃饭的历史,故“五礼”有“凶礼”一项,即要主动周济他人他国,与其让其因为没吃饭活不下去来抢,不如以礼救济之,用今天的说法,叫:援助。缺少吃的民族,最容易发明美食。此话何解?以理推之,大概因为吃不易得,得之则倍加珍惜,故有用心调制,使其入口增加滋味,增加滋味就是增加幸福,增加对食物附加价值的获取。也因为吃饭不易,故人在解决了吃饭的基本需求以后,多出来的贪欲,必然是希望自己一餐能抵他人数餐,并以之为成功和享福,所以,享乐的文化又从此而出,《红楼梦》中的一个烧茄子就那么繁琐奢靡。因为要获取食物,故需要强壮的劳力即男丁,因此产生多子多福的文化。也因为食品来之不易,故食品极其珍贵,中国人将最好的饭食供奉祖先,所以中国传统的祭祀礼中,是以祭食分等级的。现在出土了那么多上古的青铜器,作为礼器,都是跟饮食有关的。与后代的瓷器一样,都记礼乐文化的信息。也可以说,都是关于吃的。吃背后的隐情可谓大矣。这本书中的文字,可以说,从饮食的细节入手,试图去感知饮食背后那深宏莫测的文化隐情。错谬不免,乞读者指正。作者2012年6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碗羊肉泡馍引发的战争我的朋友安迪是一个曾经在陕西生活过多年的香港人,比一般陕西人还喜欢吃羊肉泡馍,我请他到深圳“老西安”,这个店的羊肉泡馍是自称八绝之一的,那儿就是深圳陕西食客的天下,最绝的是电视里放“猫和老鼠”,用陕西话配的音,安迪在那儿吃饭,笑得脸都快撮成包子了。我到香港,安迪轮着请我吃各国美食;他来深圳,我只请他到深圳“老西安”吃羊肉泡馍即可。去年他去陕西出差,特意打电话,用他那香港话掺和着陕西话说,他在西安“喋”(吃)羊肉泡馍呢!我觉得这人可能有“气味依赖症”,一闻见羊肉味儿他就像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这种“气味依赖症”如果受到阻碍会怎么样?比如会不会因为一个馒头引发一场血案?可能的。古代,就曾为了一碗羊肉泡馍,的确发生过战争,还把一个国家给灭了。事发战国——中山国国君用羊肉泡馍(羊羹)宴请各级干部,分到大将司马子期那儿没有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做羊肉泡馍需要时间,经夜熬煮,才肉烂汤浓,不是煎鸡蛋那么快,况且那个时候人心眼实诚,不会给里边兑点儿开水什么的。一碗羊肉泡馍没吃着,多大点儿事儿啊?可是,司马子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一气之下叛国,跑到楚国去了。楚国当时正想吞并其他小国呢,司马子期怀着一碗羊肉泡馍的仇恨,劝说楚国攻打中山国,并将自己掌握的中山国的军事情报悉数奉献。结果,中山国遭受攻击,中山国国君逃亡了。中山国国君要是早知道自己因为羊肉泡馍做少了,不够分,导致司马子期生气引敌灭国,一定后悔得自己恨不能变成一只羊,直接跑到司马子期肚子里去!这事儿见《战国策·中山策》。《战国策》因为上海某博士考证是“卧槽泥马”一词的出处,而变得可疑起来,你要说什么东西出自《战国策》,保准有人会怀疑,这个到底有没有?这个还真有:“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子期怒,走楚说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司马子期吃不到羊肉泡馍而大怒,很可能就是他有“羊肉泡馍依赖症”。但这个除了能说明羊肉泡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深受欢迎的美食以外,不具有其他说服力。能说服人的恐怕还是这种世故解读:因为领导给的羊肉泡馍不是一般的羊肉泡馍,在习惯望风梯荣、迎风接屁的朝廷,别人都吃到了,独独你司马子期吃不到,原本可能是厨房少加一瓢水,或者分羊肉泡馍的侍者没掌握好分量,但是别人会联想到你不受领导重视,领导故意给你难堪……司马子期在别人呼啦呼啦吃羊肉泡馍的响声里,感到了巨大的孤独和愤懑。


 舌尖上的文化——尚食志(探索中国人无处不在的“吃”背后深层的文化隐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