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 版 次:3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5月05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09197
作者:王处辉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代与社会发展为逻辑线索,对从先秦至20 世纪初中国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做了系统介绍与评价,使学生或一般读者能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思想史产生与发展的总体线索。本书充分体现了作为社会学核心课教材的要求,重点突出了中国社会思想与西方社会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充分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处辉,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等,主持编纂《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6卷本)等,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
目  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第二节 前人“社会思想”定义简介
第三节 本书的“社会思想”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第二篇 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三章 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公元前771年,鉴于内部叛乱与西方部落入侵,周统治者被迫把首都东迁。周王 朝从此开始衰弱而各诸侯国渐强。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在中国 历史上被称为春秋时期。从三家分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在中国历史上被称 为战国时期。历史研究中经常把二者合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之名源于孔子为鲁国作 的编年史著作《春秋》。周平王迁都标志着周天子之王权或中央政府之权威的衰落, 诸侯大国藐视周室,不再尊重周天子的政令和宗法制度的禁令,诸侯国之间发起军备 竞赛和战争。但是,失去了王权约束的诸侯们也很快腐败了,“民闻公命,如逃寇 雠”。从春秋后期开始,很多诸侯国的政治或被公族中的强势者把持,或被原来的家 臣所掌握,“政在家门”。当时的思想家从历史的角度认为,相对于周公的“制礼作 乐”,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坏乐崩”的时代。王室控制力的失效导致的诸侯与诸侯之 间、地方与中央之间、新旧贵族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士与士之间的竞争日趋激 烈,国家的原有体制正在走向解体。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央王权衰落导致社会解体, 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以后的朝代里,每当中央政府或王权遭到削弱的时候, 社会就会陷入动荡、军阀割据的状态,因此也有人称古代中国是“普遍王权”的社 会,社会安危、政治清明与否均系于王权。 在礼制衰落,趋向崩溃的同时,各国相继出现了带有政治倾向的变法改革。齐国作 为春秋五霸之首,继承“尊贤尚功”的传统,率先由管仲发起改革。他对姜太公以来的 旧法加以修改,择其善者而用之,进一步突出了齐国政治中的重法色彩,实现了富国强 兵,称霸诸侯的野心。在齐国之后,晋国进行变法,主事者为郭偃。韩非子认为,如果 齐国不用管仲,晋国不用郭偃,就没有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了。郭偃之法对战国时 期商鞅等法家具有影响。秦国最终经过彻底的变法而由弱变强,统一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由尊天、敬鬼神到 重民、重社会秩序的变革。西周末年,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股骂天思潮。《诗经》中 对上天提出指责的就很多,如《小雅?节南山》中说“昊天不平”、“昊天不惠”、“昊 天不清”,《小雅?十月之交》中责难“天命不彻”,《雨无正》中说“如何昊天,辟言 不信”,等等。到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的逐渐瓦解和封建制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 中形成了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郑国政治家子产曾说:“天道远,人道迩,非能及 也。” 意思是说,天道和人道是两回事,人间的吉凶祸福在于人事。这种把天与人 区别开来的思想,实际就是对天命的否定。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在“重天”与“重民” 的价值选择上也表现出同样的倾向,主张民意代表了天意,治理社会应该仔细倾听社 会舆论,君王的统治权威都依赖于百姓的社会认同。社会上层已经相信,“民”是 上天的主宰,社会和睦团结,国君或上层社会才会得到神的祝福。这个进步表明, 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的稳定或动乱、社会秩序协调与失调的根本原因不 是在天上,而是存在于由活生生的人、人群而组成的现实社会之中,寻求解决社会问 题的方案,也只能依据社会本身的状况。 春秋以来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西周之道德观念,适用的范 围是为政的周族,提倡效法文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知稼穑之难”、“知 小民之隐”等,关注于道德政治和为政者的德行,这些内容与一般民众无关。随着宗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