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51144
作者:张允熠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内容简介
  本书目的在于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在近现代的历史性大转型,从而科学把握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作者运用翔实的资料,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包括莱布尼茨、黑格尔在内的欧洲著名哲学家和欧洲思想界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间接甚至直接的影响,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吸收和包容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东西的思想体系。书稿还对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意识形态”的大转型及现代中国思想领域中几派的交锋和互动作了深入分析,对*思想的形成和特点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提出会通中西和超越中西是现代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和发展方向。
目  录
新版说明
序一
序二
自序
绪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第一章儒学、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论域
第二节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意义转化
第三节意识形态的特征——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第四节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儒学与外来文化
第一节儒学与佛教
第二节儒学与基督教
第三节儒学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马克思主义取代了儒学的终极关怀学说,迅速地促进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转型,从思想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上来看,实在是一种必然。诚如窦宗仪指出的那样:“近代中国在欧美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帝国主义的侵凌中,能起死回生,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极大的牺牲和艰苦的奋斗而取得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上升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普遍原则大致经历了三部曲。第一步是儒家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这是基础和前提;第二步是西方传来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此为中介;第三步就是在这两种思想的基础上最终认同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此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生长在国家面临西方列强瓜分、民族意识空前忧患的时代,救亡图存是这一时代的思想主旋律,在没有接受西方学说之前,他们只有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的出路。佛、道那一套东西一味追求个人的超脱,理所当然地被他们摒弃了,儒家“大同”理想经过两千多年的追求,尤其经过近代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实践,使它变得更加虚缈了。于是转而向往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是导引近现代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定盘针,社会主义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和生根、开花、结果的天然思想土壤。
  无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内在地包含着儒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合理要素,这就是消灭阶级和财产公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是非科学的,就在于它们把这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放在不切实际的基点之上,从而使这种终极关怀无法跳出宗教幻想和乌托邦的窠臼。

  ……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