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500000
  • 印刷时间:2012年1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15302
作者:訾非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编辑推荐

  本书集合了訾非博士在这个领域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是国内**部系统介绍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术著作。本书既是一部阐释人格结构和人格障碍的理论著作,又是解述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的工具书。作者在充分了解既往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使著作体现出多方面的创新性。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了作者多年在强迫性人格障碍及相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强迫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学术专著。作者把精神分析与东方的正念技术(mindfulness)相结合,融入了认知—行为、叙事和人本主义等疗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种整合的治疗模式。作者提出了动机组合、施惠者偏差、良知勇气等概念,概括了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四级自恋式人格结构模型,并把阴性与阳性自恋的对立冲突视作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核心致病因素,构建了感受解析、内感体察、感受转化、感受释梦等治疗技术。本书也对临床研究方法与科学的客观性、心理现象的因果判断的本质、俄狄浦斯情结、生态主义的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临床心理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訾(zī)非,男,1970年生,安徽滁州人。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2003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和佐治亚大学求学,2003年5月毕业于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系托兰斯创造力和资优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5月—2005年5月为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市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曾出版著作《完美主义研究》,出版译著《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心理勇气》、《心理学研究手册》等。

目  录
导言
第一篇 人格:结构、动机与感受
第一章 人格总论
 主体的结构:自体、他者与自我
 人与世界的关系
 动机与感受
 动机的驱力视角与关系视角
 动机的组合:叠加、填补、动机链、动机网络
 动机类型
 神往与魔化:动机的强化运作
 动机冲突
 状态
第二章 热动机及相关感受
 世界感与自体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强迫性人格者的四极自恋式内在关系结构  
  强迫性人格者普遍具有矛盾的自体(self)意识和他者意识。首先,他们拥有夸大的自体(grandioseself),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特殊、不同寻常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强迫性人格者报告在儿童、青少年期认为自己全能(无所不能)和(或)超能(比任何人都更有能力),甚至认为自己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例如认为通过修炼可确保自己和家人不死)。强迫性人格者的自体完全感(人格上的完美、无可指责、没有缺陷)、全能感(样样都能)和超能感(比所有的人都有能力)作为强大的动力,推动自体逐渐发展出对非凡成就、权力和地位的强烈追求。
  不过,强迫性人格者的自体在夸大之外,还同时具有一个截然相反的状态:常感自己一无是处、特别弱小、有致命的缺陷——我们可以把此种自体状态称作“渺小化”。与这渺小化自体(insignificantself)相关的是羞耻感(认为自体是糟糕的、不被人喜欢的、有罪的)、无能感(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和低能感(比任何人都差、都要弱小)。强迫性人格者常用“自卑”、“不自信”等词语形容自己的这个状态。
  强迫性人格者兼具夸大自体和渺小化自体,兼有完全/全能/超能感和羞耻/无能/低能感,他们希望自己十全十美、非同寻常,需要来自他人的过度赞美,同时又会表现得很低调、谦卑、有负罪感。因此,强迫性人格者既有阳性自恋的特点,也有阴性自恋的特点。
  强迫性人格者的两种极端的自体意识,不但同时存在,也有互动关系。在本质上,强迫性人格的自体意识是弱小的,对全能、超能的渴求是对弱小的自体意识的补偿。这种补偿构成了对自体进行夸大并维持夸大自体的最强烈的动力。也就是说,强迫性人格者的阴性自恋是更为稳固的成分,该成分对阳性自恋起到强化作用。
  在强迫性人格的“内化的客体”,也即他者这一端,也有这种二元对立的性质。一方面,强迫性人格者逸想(fantasize)完美的他者形象(可称为“神化他者”,apotheosizedothers),并相信全心全意、十全十美的客体的存在,且在现实中寻求相应的客体。他们的神化他者包括神化的权威他者和神化的非权威他者。他们对于自己认同的权威他者(偶像)的崇拜是神化的,相信对方有神奇的能力和德性,希望得到权威他者的无微不至的支持和关怀。除了权威他者,他们也希望得到非权威他者的全心全意的支持和赞美。他们还需要另一类介于权威他者和非权威他者之间的他者,此类他者作为自体的“伙伴”而存在,被Kohut称为“孪生自体客体”。
  强迫性人格者内心又有极端邪恶、残缺的他者的形象——魔化他者(demonizedothers)——并在现实生活中把这种形象投射出去。
  正如两种自体意识,两种他者意识也是在充满张力的状态中互动,强迫性人格者眼中的那个完美、理想的偶像,或者那些可爱的非权威他人,经常转化为低劣、邪恶的魔鬼。相反的情况也并不鲜见。那个“邪恶、低劣的魔鬼”,一旦让自体感受到了来自他者的关爱和赞美,也会变成美好的天使。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