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中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出使中东

  • 版 次:1
  • 页 数:204
  • 字 数:15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186693
作者:刘宝莱 著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内容简介
世人一提起丝绸之路,便想到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是这条历史悠久的闻名古道,像一条纽带,将中阿人民之间的千年友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1956年中阿开始建交以来,已经过50多年的漫漫历程。尽管国际风云变幻,阿拉伯国家政权多有更迭,中国政府对外政策也有所调整,但中阿关系仍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2004年,“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阿全面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历史证明,中阿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友谊与合作。我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中阿关系将谱写新的篇章。
阿拉伯地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战略地位重要,且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各类矛盾盘根错节,局势跌宕起伏,瞬息万变,不测因素日增,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中东问题迄今未得到解决,已成为现代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情况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而伊拉克问题又使该地区乱中添乱。尽管如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正义战胜邪恶,炮舰政策已被历史车轮轧得粉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正成为国际社会遵循的主旋律。当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越来越成为各地区各国的共识。“多难兴邦”,他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其美丽的国家,托起明天的太阳。
《出使中东》写的是个人所见、所闻、所感,讲述的是播种友谊、使命为民的个人亲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外交,特别是中国同阿拉伯世界友好关系的茁壮成长,反映了这一代中国外交官们报效祖国和服务人类进步事业艰苦而光荣的奋斗。
目  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初赴摩洛哥
 赴摩深造
 使馆工作
 又见拉巴特炊烟
第二章 难忘苏丹
 初到喀土穆
 尼迈里主席访华
 埃及总统纳赛尔
 苏丹“7·19”未遂政变始末
 中国医生为尼迈里主席治病
 我援建苏丹项目竣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初赴摩洛哥
赴摩深造
1965年6月的一天,我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现称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系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到摩洛哥的“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拉巴特人文学院”进修阿拉伯语,从此我开始了在阿拉伯世界长达23年的外交生涯。是的,外交之路由此开始,但说实话,我的确未想到,也未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从山东到拉巴特
  1965年,是我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的第五年。6月的一天,学院亚非语系领导找我们4位同学谈话,说随着我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日益发展,国内需要大批阿语较好的翻译,外交部决定派我们4位(除我外,还有王小庄、孙必干、时延春)出国进修阿语,回国后将安排到外交部工作。起初,我们还以为听错了,请他再讲一遍。当我们确信正确无误时,喜出望外,异常激动。
  我真没想到,一个农民的儿子,当年的放牛娃,竟能出国深造!我也真没想到,从此我同阿拉伯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1年,在日寇侵华的艰苦岁月里,我出生于山东章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经历了新旧变革的两个时代,可以说,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家靠祖上传下来的5亩薄田度日。那时,基本上要靠天吃饭,一般的年景尚能勉强糊口,但遇天早就非常艰难。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就跟着父母、姐姐下田干活,播种、锄草、挑担、拉车、放牛、捡粪,什么农活都干过。因此,我非常珍惜粮食,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会深刻;对大旱时节颗粒无收,一分耕耘未必就有一分收获的体会更深刻,从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要艰苦奋斗的种子。我喜欢读书,从小酷爱文学,但家境贫寒几乎让我辍学,幸好母亲“望子成龙”心切,坚持要我读书。她虽不识字,但总鼓励我上进,有时把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一两角钱悄悄塞给我……我从未辜负母亲的期望,从小就是学校的优等生。在本村小学毕业后,考入离家15公里的章丘一中,在那里住校,读完我的初高中学业,并以高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成为留苏(联)预备生。
  当时的我,年轻,一帆风顺,充满幻想。我有两个梦,一是到北京读大学,二是出国留学。考入外院,圆了大学梦;去苏联读书,将圆我留学梦。因此,在留苏预备部集训期间,我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抓紧学习俄语。后因中苏关系紧张,我们150名留苏预备生除10名准备留苏外,其余100名到英语系学习英语,40名到东欧语系学习小语种。于是,我到了英语系,我的出国梦也化为泡影。
书摘插画
插图

 出使中东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