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文化符号学

  • 版 次:1
  • 页 数:444
  • 字 数:389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081437
作者:龚鹏程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有: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说“文”解“字”;文字艺术中的辩证:由张怀瓘书论观察;深查名号:哲学文字学;以文字掌握世界:有字天书;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文史通义;文学崇拜与中国社会:以唐代为例;儒学、吏学与文书政治;文字传统的解构与重建: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旨在说明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由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文字—文学—文化”一体性的结构关系。本书旨在说明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由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全书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形成、文学与诸艺术之关系,探究中国文字之特性及其在哲学、宗教、史学、文学各方面的文化表现,并观察中国这种文字化的社会特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经由这些讨论,一方面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的性质,一方面也在论述中尝试建立中国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体系。
作者简介
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身兼海内外多种学术性、文化性社会职务,为促进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
目  录
大陆版序
再版序
自序
第一卷 文字、文学与文人
第一章 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
一、何谓“作者”?
二、两种作者观
三、神圣性作者观
四、作者之谓圣:孔子的地位
五、述者之谓明:儒家的性格
六、由述者到作者的转换
七、作者观在汉代的发展
(一)确定原本的学术路向
(二)探寻本义的解经传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
一、何谓“作者”?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歌吟舞咏,大概是不会错的。但是这样的歌吟舞咏,是否能够像后世诗文那样,确指某歌某舞是谁作的呢?
这恐怕十分困难。《淮南子·道应篇》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一群人扛着木头齐声唱和的歌,有什么固定的作者?至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朱子,《诗集传序》),唱就唱了,歌无定辞,互酬情志,也谈不上什么作者问题。且不说上古时期是如此,现在台湾仍然保留的客家山歌对唱就仍是如此。
这是早期文学或民间文学的主要形态,普遍见诸歌谣、口传故事、寓言、吟唱等形式中。它们原初的那个作者,泰半不可考,也不甚重要。在群众间传播时,每个人或每个地域、时代,也都可以恣意增添删补,让自己参与创作活动。
换句话说,这时如有所谓的“作者”,那么这时的作者就不是单一的、拥有作品所有权的作者。他们可以迳自增删、修饰、改编,不必追究作者的创作意旨,不必尊重作者的解释,也不必管作品的独立完整性。可以随兴地传述、抄录并享用这件作品。
……

 文化符号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