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葛仁波切心得 放不下就打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盛葛仁波切心得 放不下就打碎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4070029
作者:止贡噶举, 盛噶仁波切著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编辑推荐

  我们可以放下房,放下车,放下亲人和爱人。但是,这些都远远的不够,我们甚至还要放下佛……
  佛教经典中本无“红尘”二字,佛家是让众生平等,幸福地生活在净土上,所以无所谓看破红尘还是看不破红尘,只要我们用善良、平等的新对待生活,就能享受到佛法的真谛。
  对普通人来说沉迷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依赖。捅破、打破沉迷吧!
  我们讲求的“慧根”,并不是条条框框,并不是要求,而恰恰是相反,它是要人打消疑虑,相信自己是有慧根的。打碎,打碎条条框框吧!
  一片甘泉,从哪里喝都是甜的,我们不能总想着找到一口*甜的水,就像很多人总想一下子读一本*通佛法的书;只要读了,就有收获,这时佛法就对你的人生起了作用了。
  佛教教义的本质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门”、不理世事。如果这样,我们又怎么做到普度众生?佛法,从来不是在一间小屋子里,冥思苦想就能参悟的。
  一对英国夫妇庆祝结婚80周年,他们也是目前世界上婚姻时间*长的夫妇。看看他们的爱情“保鲜”秘诀吧:常说“对不起”和“是,亲爱的”这句话,其实是用*简单*世俗的言语解释了佛家对爱情的观念。
  在世俗生活中,大多数人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信仰,并用自己的方式实践。但是,这仅仅是让自己的心暂时安定了,却不能解决任何困惑,当遇到逆境和困苦的时候,那些被误解的信仰是没有支撑我们内心的力量的。
  为什么朋友多了,而友谊却少了呢?因为我们在内心中设了一堵墙,让每一次情感的交流都撞墙而回。人心隔成的墙,比世界上任何砖砌的墙都要难以摧毁。友谊永在,问题在于我们的那颗心在不在。

 
内容简介

  本书不但可以让大家了解到藏传佛教的基本知识、佛教的基本观念,还可以从一位转世活佛的叙述中,理解佛家弟子对社会、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和认识方式,并在他的感悟中,感受到佛家慈悲的心怀和行善的处世原则。

作者简介

  盛噶仁波切,青海噶扎西寺的转世活佛。
  1977年正月,出生于青海囊谦县白热家族。
  他直到16岁那年才被认证为“转世灵童”,因此也比一般活佛对俗世人心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与了解。他先后到尼泊尔、印度修行佛法,历经六年的学佛生涯,终于领悟了佛法的真谛。
  他体认到,弘扬佛法必须深入社会,帮助众生。于是他开始行走世界各地,积极融入俗世生活,与各行各业的人士广泛交流,并成立基金会,开办“善缘诊所”,救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目  录
第一章 说信仰:世事纷扰,心中明灯引众生
 信仰即人格
 老生常谈:好心态,好生活
 人人皆可成佛
 佛法如海,日饮一瓢
 人成即佛成
 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让信仰发挥作用,才能得到回报
 信仰同宗,哪一个都值得坚持
第二章 说人生:万千烦恼,镜花水月本是空
 嗔心如水月
 痴心如镜花
 镜花水月本是空
 长大了,便有长大的好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对于一个成就了人格的人来说,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
  1948 年11 月28 日,丰子恺为厦门佛学会作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我与弘一法师》。
  在演讲中,丰子恺讲道:“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丰子恺认为:“我们的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地走上去的……故我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的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隆。”  以上的话是我在翻阅佛家图书时看到的。对于弘一大师,我是钦佩的,他既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优秀的佛家弟子,尤其对华严宗、净土宗和律宗有很深的研究,的确是一代佛学大师。
  弘一大师出家的原因,现在已经成为佛教历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了。很多人都曾撰写文章,分析弘一大师“出家之谜”。当然,在这种分析中,对大师出家前后的思想发展进行了梳理,这是学术范围的事。其实,我觉得如果非要问大师出家的原因,丰子恺的这一段话就是个很好的解释。丰子恺是大师的弟子、好朋友,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
  P1-2
  ……
  1第一部分
  一个人有了信仰,就会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对于一个成就了人格的人来说,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
  1948 年11 月28 日,丰子恺为厦门佛学会作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我与弘一法师》。
说信仰:世事纷扰,心中明灯引众...

 盛葛仁波切心得 放不下就打碎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