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改革方向——基于公司治理和继任理论的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改革方向——基于公司治理和继任理论的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295
  • 字 数:25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6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204617
  • 丛书名: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
作者:王丽娜 著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内容简介
中国国有企业近30年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等等制度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绩效。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权仍然由政府控制。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易导致经营者官员化、经营者选择行政化等等弊端。国内学术界曾就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对于政府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普遍持反对的观点,并认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应该由董事会从经理市场选择。然而,董事会一定能够选择到高能力的经营者吗?什么因素影响了经营者选择的有效性?政府为什么不能选择到优秀的经营者?其制度根源是什么?*经营者选择方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变更?公司业绩、治理结构和公司控制权市场是否显著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变更和经营者的来源?总之,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及时更换低能力的经营者并代之以高能力的经营者。首先,以代理理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有效性。
本书的主要结论是经营者选择并不是一个“由谁来选择”或“采取何种选择程序”的简单问题,企业是否能够选择到优秀的经营者,关键取决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约束机制是否健全,即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外部经理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完善,等等。因此,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必须从完善治理结构和健全市场机制入手。
目  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及主要结论
第二章 经营者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学者的观点评述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观点评述
第三章 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下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经营者控制与董事会选择经营者的理论分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经营者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学者的观点评述
一、民营化论
1995年,张维迎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选择问题。他认为,政府官员选择经营者的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政府官员选择经营者的权力是“廉价投票权”。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政府官员拥有选择经营者的权力,却无需对其负责也并不因此获得收益。因此,政府官员选择经营者的权力是“廉价投票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张维迎(1995)认为,为了确保只有那些有能力的人才会成为职业经理并使经理受到恰当的约束,应该把选择经理的权力从政府官员手中转移到真正的资产所有者手中。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进行民营化改革。他提出的改革思路为,将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中的普通股权转化为债权,当国有资本变为债权资本,非国有资本填补了权益性资本的空缺时,国家也就将经营者的选择权交给非国有股东(包括个人、集体和外资等)来完成。
周江、杨海涛(2000)认为,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的重组、股权化、债权化等多种方式,将国有企业转变为非国有经济成分,使享有经营者选择权利的人承担与其行为对应的责任。夏业良、姜建强(2000)提出把一个特定企业的选择控制权以股权的形式让渡给若干个其他企业的经理。经理层是能够承担风险的自然人,只要让其拥有国有股权一定比例的收益,就有能力和动力相互选择经理。
……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改革方向——基于公司治理和继任理论的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