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 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3056185
作者:[美]迈克尔·S.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著,闾佳 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编辑推荐

  

      作者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当代***的思想家、“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迈克尔·加扎尼加。
  著名物理学家李淼、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乔纳森·海特、“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畅销书作家罗伯特·萨波斯基、《美国科学前沿》主持人艾伦·艾尔达等人倾情推荐。
  源自吉福德讲座,用精妙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当代*前沿的思想理论。吉福德讲座至今已有120年历史,集合了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和神学家探讨宗教、科学和哲学问题。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数学家兼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等都曾走上吉福德讲台。
  湛庐文化出品。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

 
内容简介

  左脑右脑谁说了算?是你在决定还是你的大脑在替你决定?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
  开创认知神经科学的著名思想家加扎尼加被誉为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他在这本书里用“睿智而不夸张”的语言从脑科学的角度阐释自由意志问题,讲述了人类大脑的作用机制、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的进化以及自由意志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是大脑整体运作的结果,既有从上而下也有从下而上的机制。本书还涉及物理学、社会学中那些会决定“我”的部分。
  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的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美]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美国国家科学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总统智囊团成员。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圣哲研究中心(SAG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Mind)主任,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stitute)的负责人。
  ●揭秘左右脑分工模式,让“左脑”“右脑”成为日常用语,让脑科学进入普通人的视野。 联姻生物学与心理学,开创认知神经科学。
  ● 著有《人类》(Human)、《社会性大脑:发现心智的网络》、《心智问题》、《认知神经科学》、《伦理性的大脑》、《自然界的心智:思维、情绪、性别、语言以及智能的生物学根源》等书。纽约时报评价《自然界的心智》说:“加扎尼加之于脑科学研究,堪比斯蒂芬·霍金之于宇宙论”。

目  录
前言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1章 深入自由意志的源头——大脑的构造
一天24小时,大脑从不休止地管理着我们的思想、欲望和身体。我们戳它、记录它、刺激它、分析它,想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它生而复杂,还是白板一张任你书写?是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个“自我”在发号施令,还是另有秘密?
大脑多舛的发育历程 # 个头大并不能说明更聪明 # 神经总知道该往哪长 #我们生而不同
第2章 打通思想与行为——左右脑的博弈
我们用了数百年才知道大脑没有中央指挥部,左脑右脑各司其职。如果我们将大脑分成割裂的两半,“左思”和“右想”会不会让我们有两重意识,哪一个才是主角,是否也同样存在两重自由意志?
大脑的区域各有分工 # 思想在半无意识的状态运行 #左脑右脑各有擅长
第3章 揭开“意识”背后的奥秘——解释器的力量
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好喧闹的股票交易所,大脑中各种声音吵吵嚷嚷。可我们始终坚信人类有一个“自我”做出所有行动和决策,那是因为左脑有个“解释器”在作祟,它驱动我们提出假说,它给我们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它究竟是怎样编造出条理清楚的故事?
意识在后行动在前 # 为什么我们感觉身心合一 # 左脑为你编造故事
第4章 谁决定了“我”的意志?——自由意志的幻象
前  言
  我们生来就是法官和陪审员
  虽然法官、陪审员和律师很可能将自身的立场归结于各种因素所致,如长年的教育、哲学讨论等,但一如既往,法庭上发生的事情大部分都出自我们生来便具备的直觉,包括公平感、互惠和惩罚。
  蕾妮· 白拉尔戈昂(ReneeBaillargeon)和同事们深入研究了一组小孩子,他们指出,不光两岁半大的孩子存在公平感,连16个月大的孩子也一样。研究人员让年纪较大的小孩子把糖果分给木偶玩具,小孩子们会平均分配,而16个月大的小孩子同样更喜欢平分奖品的卡通角色。我们天生还内置了互惠机能,但互惠只针对我们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内部。小孩子们期待看到同一群体内的成员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如果看不到,小孩子们会显示出惊讶。但不同群体的成员不在一起玩耍、不分享玩具的话,小孩子们并不感到惊讶;不同群体成员在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反而会叫小孩子们惊讶。
媒体评论
  《谁说了算》是我近几年来读到的最引人入胜的关于大脑科学的书。大脑中有一个“我”吗?这个“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如何感知如何判断如何编故事?加扎尼加告诉我们,这是大脑整体运作的结果,既有从上而下也有从下而上的机制。本书还涉及物理学、社会学中那些会决定“我”的部分。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的书。
  —— 李淼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越弱越暗越美丽》作者
  你愿不愿意和一位朋友坐下聊一会儿,几个小时后站起身时,对神经科学、人类本性和自由意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你愿意,请翻开这本书。它的内容来自一系列的公开讲座,通俗易懂;它的作者,是心理学界视线最为宽广的一位思想家。这是一场智力的盛宴。”
  ——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作者
  迈克尔·加扎尼加,认知神经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一位擅长融会贯通的非凡人物。在这本杰出作品中,他提出了神经科学中的终极问题:我们不过是一堆神经元的集合体吗?‘我’不过是刚性决定论的副产品吗?他给出的解答发人深省,意义深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5章 谁决定了“我们”的意志?——社会意识的进化
  为了救5 个人,可以杀死1 个人吗
  针对是否存在普遍道德推理的问题,马克· 豪瑟(MarcHauser)和同事们采用了另一种办法。他们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段经典的火车推车困境,题目由哲学家菲利帕· 福特(PhilippaFoot)和朱迪思· 贾维斯· 汤姆森(JudithJarvisThomson)设计。豪瑟预测,如果道德判断是理性过程带来的结果,那么,面对抽象的道德问题,不同年龄和文化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请阅读以下文字,看看你的回答会是怎样。
  一辆铁轨上用的推车失控,朝着5 个人直冲而去,要是它继续在这条轨道上前进,这5 个人全会被撞死。救下这5人性命的唯一办法是,推车上的乘客丹尼斯扳下开关,把推车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上去,那条轨道上只有1个人。丹尼斯应该为了救5 个人而撞死这1个人吗?
  来自世界各地的20 多万名受访者中,有89% 的人回答说,丹尼斯应该扳动开关。但要是换了以下这个问题:
  和之前一样,一台轨道推车失控,即将撞死5个人。弗兰克正好站在轨道上方的行人天桥上,身边还有个大块头的陌生人。弗兰克和陌生人所处的位置,正好在迎面而来的推车和轨道上的5名工人之间。如果他把大块头陌生人推下桥,卡在轨道上,就能停下推车。陌生人会死掉,但5名工人能够得救。弗兰克应该把陌生人推下桥害死,来救下5 名工人吗?
  这一回,89% 的人会回答,不应该。不管在什么年纪、什么群体中,这个结果都惊人的统一,尽管两个困境中的实际人数没有区别(为了救下5个人而牺牲1个人)。研究人员询问受访者何以做出了这样的答复,受访者们给出的理由多种多样,但无一特别具有逻辑性。根据我们对解释器模块的认识,解释各种各样是意料中的事。神经科学家关心的并不是人们给出的解释,而是想知道大脑里是否存在道德推理中心或系统,哪种困境能将之激活;做出道德决策时,大脑的哪个区域会呈现活跃状态。
  乔舒亚· 格林(JoshuaGreene)和同事们很好奇:在上述两个场景中,人们使用的是大脑的同一部位吗?他们使用脑成像实验,在受试者确定答复期间扫描其大脑。第一个困境是一个与个人无关的场面(扳动开关),此时,与抽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相关的大脑区域活动增加;第二个困境则是一个事关个人的场面(要和陌生身体接触并将之推下去),与情绪和社会认知相关的大脑区域活动增加。
  我们往往认为,与公平相关的困境肯定是道德困境。最后通牒博弈就是与此有关的一项知名发现。

 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