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贤学术评传(大字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陈邦贤学术评传(大字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265917
作者:张镜源 主编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编辑推荐

本书特点: 

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学家的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陈邦贤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
    张镜源,山东海阳市人,现任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曾在陈毅、万里、谭震林、叶飞、张彦五位领导身边做秘书工作。离休后,立志在有生之年为中医药事业做些有益之事。

目  录

学涉中西  寻步医林

求新补旧  沟通中西

三部巨著  彪炳医史

勤求古今  开创疾病史系统研究

探索理论  促进建立医史学

广集博采  发轫中医史料学研究

以仁立身  培育医史学英才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陈邦贤(1889—1976),字冶愚、也愚,晚年自号红杏老人,江苏镇江市人。著名中医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医学史、疾病史及医学家传记、二十六史医学史料之研究,系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开创者和倡导医史学教育的先行者、教育家。
1889年,陈邦贤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沙沟镇一个教习之家。6岁开始读书,背诵国学经典。13岁开始自学中医,在舅父名中医李天培的指导下攻读中医经典等。1905年,入兴化县城学校读书。1907年,考入江苏省简易师范科,1909年毕业。先后在镇江卫生医院任中医内科医员,扬州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及省立第八中学任校医、生理卫生教员、舍监等职。1910年陈邦贤通过函授跟丁福保学习中、西医学,深得丁福保的垂爱。在丁福保影响下,陈邦贤立志终生要为中国医学史的研究而奋斗。1914年,陈邦贤倡导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医史研究会。1919年,他撰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含纳古今的编年大作《中国医学史》,由上海医书局出版发行。1924年,陈邦贤在出席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六次远东热带病学会”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参观访问了日本医史研究所。1926年,入日本医史研究所,研究医史。
1928年,陈邦贤到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栖霞医院工作。1930~1938年,陈邦贤就任江苏省立镇江县、江苏省立师范学校总务主任,简易师范科主任、校医、生理卫生教员等职。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成立,陈邦贤应邀兼任学院的医学史与疾病史教授。在此期间,他对自己的代表作《中国医学史》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再次出版。
1938年,抗战入川,陈邦贤又任国立四川中学卫生组长、重庆师范学校卫生主任。1938~1942年,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编辑委员、中医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1942~1949年,任国立编译馆自然组编审。1945~1952年,兼任国立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由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而成)医学史教授,同时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附中校医。
1949~1952年,陈邦贤任江苏省镇江人民政府卫生科长及苏南卫生建设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育科长。1952~1954年,任江苏苏州医士学校副校长。
1954年,卫生部决定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陈邦贤因治史知人,兼通中西医学,并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经历,被推荐参与中医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同年,陈邦贤被调至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史研究室。1955年,转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今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副主任。从此以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史研究中。在他主持下,三本大型资料汇编性著作《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十三经医学史料汇编》及《诸子集成医学史料汇编》相继完成。同时,第三版《中国医学史》也于1956年完成修订,1957年出版。另外,他还主持编撰了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学院所用的《中国医学史》教材,于1956年印行全国。在此期间,陈邦贤还为国家培养了年轻一代的医学史研究人员。

 陈邦贤学术评传(大字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