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名句读《论语》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从成语、名句读《论语》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7700371
作者:九龙创作 编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内容简介
  《从成语名句读论语》在《论语》原文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类分为孔子、仁德、礼治、人格、学习、教育、修身、笃行、孝悌、交友、处世、为政12个专题,主要阐述了“仁”是什么,“仁德”如何养威、如何实施等内容。从成语、名句进入原文的阅读,从原文的阅读进入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感知相关的人物与思想,即从读文到读书、读人、读史,从时空的纵深丰富了《论语》的资讯,拓展了观察和思想的视野。
  为了帮助理解,九龙创作在《从成语名句读论语》的每个条目后面都作了相关内容的“链接”。“链接”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重要历史背景的交代;二是重点人物的介绍;三是基础理论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解读;四是重大事件的记述;五是以《论语》相关章节为主的内容融合,以期更充分地阐明某一思想主题。

目  录
一、孔子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朝闻夕死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尽善尽美
洋洋盈耳
述而不作,束干修以教之
怀宝迷邦
时不我与
学而不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这章所记叙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88年、孔子64岁时,也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中第3次来到卫国以后。
  公元前493年夏天卫灵公去世的前后,孔子第二次离开了卫国。早在卫灵公去世前,太子蒯聩因为谋杀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未遂,被驱逐逃亡在晋国。卫灵公去世后,卫灵公的孙子、蒯聩的儿子蒯辄被立为了国君,称为卫出公。蒯聩想在晋国的帮助下回国继位,遭到卫国的拒绝。以后十多年就一直继续着这种内外对峙的局势。面对这种情形,孔子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出来做官,会不会帮助现在的卫出公蒯辄呢?弟子们非常关注。对此,冉有向子贡打听,子贡也不便直接向先生提出问题,于是便借问孑L子对伯夷、叔齐的看法从侧面打探,这种方法的确聪明。
  孤竹君,孤竹国的君主,姜姓。孤竹国存在于商、西周、春秋时期,位居今河北卢龙东南部。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为孤竹君原来的想法是立次子叔齐作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不愿意违反当时立长子为继承人的传统自己作国君,长子伯夷又不愿违背父亲的意愿自立为君,因此二人相互让位。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于是一齐离国出走投奔到了周国。周武王出兵征伐殷纣王,两人不赞同这种以暴制暴、动用杀戮的做法,更反对诸侯讨伐天子的“犯上作乱”,于是拦住周武王的马进行劝阻。商殷灭亡后,他们逃避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朝的粮食而饿死。被孔子和儒家尊为“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兄弟相互让位的事件,恰与蒯聩、蒯辄父子争位的事件形成对照,因此子贡以此来迂回探问孔子对卫出公的态度。
  孔子用“贤人”回答了子贡“伯夷叔齐何人也”的问题,态度已经很鲜明了:伯夷、叔齐既然是贤人,蒯聩与蒯辄当然不贤;帮助不贤的人,岂不是助纣为虐?机智善辩的子贡仍不罢休,继续追问:伯夷、叔齐会为自己的行为悔恨吗?孔子回答是:他们追求仁德并且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悔恨呢?既回答了子贡的问题,又明确表达了对自己目前的立场绝不悔恨的态度。“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既是孔子一生行为与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弟子以及世人的勉励和期待。在《论语·尧日》第二章中记载,孔子教导弟子子张为政需要具备的五种美德之一是“欲而不贪”,并将其解释为“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希望实行仁德而得到了仁德,怎么会贪求其他的东西呢?“欲仁”并“求仁”,有了人生理想和行为准则,就会使人变得洁净、纯粹而高尚、坦然,还会有什么贪婪或怨恨?“仁”,在《论语》中提到110多次。“仁”是什么?“仁”是会意字,表示不同的人彼此相爱;本义就是指对别人的友爱和亲善,孔子对此的解释是“爱人”。(《论语·颜渊》第二十二章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由是成为儒学的经典表达。“爱”,指从内心发出的真挚情感;“爱人”就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友爱和亲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仁”是发自内心对人的友爱和亲善。“仁”在孔子的学说中是一种全德,是产生并涵盖了各种优良的伦理道德品质以形成完美人格的道德范畴,是孔子及后世儒家理想的人格标准、完美的道德境界。

 从成语、名句读《论语》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