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注全译典藏本 (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四书五经全注全译典藏本 (上、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1248000
  • 印刷时间:2011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0001428
作者:金涛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经典,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宋儒学者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究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根据这样的观点,南宋儒学大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并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对四书的学习提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所以,他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人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目  录

上卷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书经
下卷
 礼记
 易经
 左传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译文】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出人们自身内在所固有的完美德性,然后用这种完美德性来教化民心,使他们弃旧图新,从而达到最完美的境地。
    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完美境地,内心才能够有明确的志向;有了明确的志向,才能够做到内心宁静而不妄动;内心不妄动了,才能够达到安稳的心态;有了安稳的心态,才能够行事思虑周密;行事思虑周密,才能够使自己达到最完美的境地。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末节,任何事情都有其开始与终结,只有知道这其中的先后次序,那么才能接近于《大学》所讲的道理了。
    自古以来,那些想要把自身的美好德性彰显于天下的人,都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就要推究事物的根本道理。
    推究事物的根本道理之后,才能达到认识的透彻;认识透彻之后,才能达到意念的真诚;意念真诚之后,才能做到内心的端正;内心端正之后,才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修养之后,才能使家庭安定;家庭安定之后,才能使国家得以治理;国家治理好之后,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从天子到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如果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败坏,却想要做到治理好家庭、国家,以致使天下太平,是不可能的。应该重视的却轻视它,应该轻视的却格外重视,(这样想获得成功),是从来没有的。
    (前面是经文的一篇,大概是孔子的言论,由曾参口述的;共二百零五字。以后十章的传是曾参的见解,由曾参的学生记录下来的。旧书中多有文字错乱颠倒的地方,现在依照程子的校正,重新考证经文,按以下章节确定次序。共一千五百四十六字。]


 四书五经全注全译典藏本 (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