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人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学·人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34524
  • 丛书名: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丛书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内容简介
  蓝仁哲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翻译家、教育家,一生著述甚勤,在英美及加拿大文学、翻译研究及高校外语教育等方面卓有成就,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本书拟精选先生一生所著论文2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外国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及外语教学。
目  录
蓝仁哲先生简介

语言?文学?人学(代前言)
上篇
 1.文学翻译的困境与出路(《文艺报》2010-10-25)
 2.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兼评方平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3.莎剧汉译的形式追求——探讨莎剧素体诗的移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读《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 《易经》在欧洲的传播——兼评利雅格和卫礼贤的《易经》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雷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的理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7. 《雨王亨德森》:索尔?贝娄的浪漫主义宣言(《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8. 《野棕榈》:音乐对位法的形式,自由与责任错位的主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 《八月之光》的光谱(《八月之光》代译序)
 10. “谁”在弥留:主体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我弥留之际》译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文学翻译的困境与出路
  蓝仁哲
  在文学逐渐边缘化的今天,我国每年仍有数量可观的外国文学作品被引进,并及时翻译出来奉献给读者。这些大多是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及诸多国际知名文学大奖的作品。得奖作品的光环对读者具有吸引力,专业的外国文学出版社让读者对译著产生信任感。不谙外文的读者在捧读这些外国文学译本时,鲜有质疑译文质量的;即使读到句子别扭、措辞费解之处,也往往心存包容,默许难免的“外国腔”。可在粗通外语的读者中,不时会听到抱怨;而在翻译界和出版界,则早有人提出非议,发出文学翻译质量堪忧的慨叹。
  事实的真相如何呢?如果从这些译作中挑选几种送去评选,内行人士对照原文一读,便真相大白:果然发现不少意想不到的误译、漏译与疏忽。而理解不准确、表达不贴切、张冠李戴的唐突、看走眼的瑕疵,更是频频出现。被视为上乘的推荐译作尚且如此,文学翻译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
  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严肃的文学翻译遭遇到了图书市场的商业化。中外文学被边缘化,文学读者群体不断萎缩,加上网络电子文本的冲击,一部得奖译著的印数也非常有限。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出版人名正言顺地成了出版商,出版社还在继续翻译出版文学译品,已足千幸万幸,核算成本、估量利润自是理所当然。出版社的商业运作,抓商机抢卖点,一旦瞄准选题买下版权,便尽快找人译出进入市场,也难怪出现抢译、赶译的现象。然而,文学翻译不是信息传递和依葫芦画瓢的临摹,不是两月半载可以赶制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奇葩、人生智慧的结晶。文学翻译更是一门精致的艺术,匆匆忙忙进行语际转换、文化移植,难以保存原著的深刻意蕴、文学性与审美特征。而这些一旦丧失,译作便可能沦为原著的可怜衍生物或廉价替代品。
  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在我国的重要性固然一再得到肯定,但文学翻译的恰当地位始终没有确立。译作被视为文学创作的附属品。文学翻译是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见仁见智,译者的甘苦惟有自知。时至今日,高等院校大多不把译作列入科研成果。地位不高,文学翻译的队伍自然难以形成。同时,文学翻译从来不是一个能谋生的行当,没有专业的翻译家,惟有业余客串的散兵游勇。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后,文学翻译也难以成为译者的业余爱好。受版权和出版条件的限制,读时深受感动而欲译出与人分享的强烈愿望成了泡影。文学翻译一旦成为商业行为,其闲适、雅致与超脱便悄然不存,这类译者也大都销声匿迹。再加上文学翻译的稿酬低廉,还有多少拨冗从译、主动应卯的译者?
  然而,开放的中国取向多元,情愿手捧纸质外国文学佳作的读者还大有人在。有读者就有市场,也就有文学翻译持续和翻译质量的转机。如果外国文学翻译界和出版界面对当前困境,认真反思,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也不难抵御文学边缘化之际的严冬,走出文学翻译的低谷,早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语言·文学·人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