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科学 > 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4086242
作者:陶磊 等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我们不关心惊天动地的连环轰炸,不关心花里胡哨的矫情的噱头,也不关心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与中国一线建筑师形成互动。我们知道,建筑只有走出圈子,接受公众的检阅,才能找到未来。中国当代建筑的成功,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般,传统可以打破,规律必然遵循。既如此,中国建筑必须坚定地走当代建筑之路。先行一步的西方当代建筑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没有任何模式可以依靠。中国当代建筑的未来还必须靠中国建筑师自己来开拓。那些决心使中国当代建筑强大起来的中国建筑师们,别无他法,只能走自己的实践之路。

我们坚持多元思想,反身求己。生生不息的文化命脉靠的是兼容并蓄,这促使我们胸襟开放,渴望学习和尝试,并怀疑任何事先设定的蓝图。中国当代建筑苦苦追索的结果,需要从建筑主体性出发,回归到切实可行的实用主义本身,这是由建筑发展的本质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在此艰难过程中,我们需要谦卑地承认差距,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依靠自己的文化资源来“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改造我们丰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建筑需要从别人身上找到好的工具、方法,同时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源上。

以上原因是我们策划这套“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的原始动力,对这套丛书的策划,我们坚持“建构、思想与素养”的兼备,以及建筑实践作品的真实展现。《里应外合》作为“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的一本,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营造实践,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师与业主的磨合过程。值得一读的是,凹舍是在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以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改变了一些规则,营造出属于东方式的人居环境。

1、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主要面向当代中国有成功建筑实践经历的70后建筑师,是中国出版界**次面向当代中国70后建筑师的系列图书,也是**次以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作品为介质,对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和理念进行对话式和透视式解读的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具有**性和现实性的特点。

2、该套丛书视角较新,规避了现有图书市场上大众化问题泛滥、无法从技术角度对建筑项目进行详细解读的流弊;

3、以建筑实践作品作为全书的内容主线,紧紧围绕着建筑师有代表性的项目展开,《里应外合》主要是围绕建筑师实践作品凹舍展开,贯穿了三层寓意:用*简单的语言对建筑空间特质和策略进行描述、建筑构建的内外构思设计和操作模式。

 
内容简介

《当代建筑在中国70:里应外合》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营造实践,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师与业主的磨合过程。

作者简介

  陶磊,1976年生于安徽,职业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陶磊建筑工作室创立者何桂彦1976年生于四川省射洪县,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美术批评家,中央美院博士。

目  录

凹舍
1. 从凸到凹
2. 屋中院的当代表达
3. 开门见山水
4. 温和的质感
5. 镂空与退晕
6. 里应外合
悦 / 美术馆
1. 老建筑的新内衬
2. 改变与保留

前  言

建筑是一个充满多重语汇的叙述载体,一个可以让心灵寄托的情绪空间。除了技艺以外,好的建筑作品凝合了技术、艺术、地域、文化、族群、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建筑师的个人素养至关重要。为了从中国当代70后建筑师中选出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建筑师,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建筑专家和资深建筑师沟通,并且和70后建筑师们进行了反复沟通,最终选出了7位70后建筑师。虽然我们的选择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几位建筑师个性鲜明,风格突出,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其创新的建筑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表达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为了让该系列丛书像好的建筑一样,具有亲和力,我们尝试从“点”上发力,使本书具有功能性和可读性。通过轻松活泼且系统新鲜的访谈方式,对建筑师作品进行“透视”式解读。将建筑师本人对建筑、场所、光线、文化根源、生命和行业的反思浓缩到较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上。在本书中,陶磊和何桂彦的对话仅仅围绕着“里应外合”展开,注重挖掘建筑师对建筑所倾注的技艺和情感,从中发现建筑师以实践的方式探索建筑及都市的本质问题。

媒体评论

我们不关心惊天动地的连环轰炸,不关心花里胡哨的矫情的噱头,也不关心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与中国一线建筑师形成互动。我们知道,建筑只有走出圈子,接受公众的检阅,才能找到未来。中国当代建筑的成功,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般,传统可以打破,规律必然遵循。既如此,中国建筑必须坚定地走当代建筑之路。先行一步的西方当代建筑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没有任何模式可以依靠。中国当代建筑的未来还必须靠中国建筑师自己来开拓。那些决心使中国当代建筑强大起来的中国建筑师们,别无他法,只能走自己的实践之路。 我们坚持多元思想,反身求己。生生不息的文化命脉靠的是兼容并蓄,这促使我们胸襟开放,渴望学习和尝试,并怀疑任何事先设定的蓝图。中国当代建筑苦苦追索的结果,需要从建筑主体性出发,回归到切实可行的实用主义本身,这是由建筑发展的本质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在此艰难过程中,我们需要谦卑地承认差距,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依靠自己的文化资源来“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改造我们丰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建筑需要从别人身上找到好的工具、方法,同时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源上。 以上原因是我们策划这套“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的原始动力,对这套丛书的策划,我们坚持“建构、思想与素养”的兼备,以及建筑实践作品的真实展现。《里应外合》作为“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的一本,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营造实践,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师与业主的磨合过程。值得一读的是,凹舍是在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以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改变了一些规则,营造出属于东方式的人居环境。


 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凹舍”的建筑构思)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