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427749
作者:路浩青 著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为什么生活锦衣玉食,但难掩性灵的躁动不安?为什么事业节节攀升,却难抵身后的是非纠缠? 与南怀瑾同行,聆听来自佛门净土的般若智慧!路浩青所著的《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一场与智者高人的对话,一次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一本拂拭心灵尘埃的智慧读本,一册助你修身立命的尘世经书!

 
内容简介

     南怀瑾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可谓一代宗师。在他眼里,儒、道、佛的经典学问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指引,从中我们可以获得逾越障碍的技巧,掌握摆脱烦恼的智慧。《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学文化的广阔世界,其内容深入浅出、触类旁通,文笔流畅,毫无古板的学究气。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无穷的智慧感悟。《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由路浩青所著。

 

★推荐购买: 《佛度有缘人》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清净莲花,讲佛教
  佛教与印度文化的关系
    宗教哲学与印度上古文化
    宗教哲学在佛教兴起前后的发展
  释迦牟尼,一切义成就者
    显赫出身,唯我独尊
    自拔尘俗,跃马出城
    入山悟道,前路漫漫
    师道尊严,众生平等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初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清虚寂静,自了生死
    同体之慈,无缘之悲
第二章  佛国莲花,解禅宗
  初祖达摩大师
    空廓无相,并无圣道
    戒定慧学,统在其中
  二祖神光大师
    立雪断臂,觅心不得
    晚年混俗,污身还债
  三祖僧璨大师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出身未明,乱世疑情
  四祖道信大师
    世出世间,不慕虚荣
    自性清静,不生不灭
  五祖弘忍大师
    转身再世,三世因果
    静乱无二,禅门独行
  六祖慧能大师
    不善不恶,密在汝边
    风幡不动,心随境转
  维摩禅傅大士
    名闻天下,帝廷论义
    三教合一,一心三观
  马祖道一禅师
    心中无我,我亦无心
    百丈高风,禅农双休
  牛头禅初祖法融
    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一朝风月,着力现实
第三章  泥中莲花,悟佛理
  三法印
    迁流无常,不离当念
    因缘分离,虚妄即消
    人法无我,自性本空
    五蕴皆空,苦厄皆度
    涅槃寂静,不生不灭
  四圣谛
    苦海茫茫,一切皆苦:苦谛
    苦中之苦,忧烦根本:集谛
    苦灭无余,本来成佛:灭谛
    自我净化,系念一处:道谛
  十二因缘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贪爱反转,众生慈悲
    顿断妄想,真如性净
    万缘放下,澄清念心
  业报轮回
    福无门,唯人自召
    三界六道,消业证果
第四章  书琢莲花,阅佛典
  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楞伽经
    藏识常在,同归一心
  楞严经
    清净无碍,圆满通达
  宗镜录
    妄心才动,世间诸苦
  圆觉经
    随缘任运,无挂无碍
  药师经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维摩诘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附录
  附录一  南怀瑾小传
  附录二  南怀瑾佛学著作概述
参考书目
后记
前  言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老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他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间,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有三十多种。如此庞大的著作群,构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尽管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常因不合乎标准的学术规范而每每引发争议,但却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笔流畅,没有干涩古板的学究气,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风靡台湾和海外,自9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出版其著作,几年间,仅《论语别裁》一书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册。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亦日渐雄厚。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文明古国之所以能重新焕发青春,在根本上与她那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文化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能历数朝甚至外来统治而不亡,乃是中国文化不亡所致。他说:“我们知道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寥寥数语已将文化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及作用深刻点明。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三种诞生于同一个时代的思想,经过近两千年的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殿堂中的这三件瑰宝,南怀瑾先生曾有一生动的比喻:儒家当属粮食店,是每个人及社会每天都要用到的,并且一时也离不开;道家则是药店,当个人或社会出现问题时,当用道家的道论进行调治;而佛家则是百货商店,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你可以进去拿上一二件,也可以走马观花般看上一番。最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忽略了佛、道两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儒释道三家都是人间的学问,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儒学的普及与传播在过去更多的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实行,而佛道思想则更多地渗透到文学、艺术乃至生命哲学的方方面面,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让人们更为清醒地认识人生,明了自性。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中外不计其数的大师经历了数百年的翻译经典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使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也雄辩地证明,中国固有文化有着博大的胸襟和超凡的包容力。人们的生活好比是一座大山,每个人都在这山中。儒家强调的是有为,孔子就像是众生的啦啦队队长,站在人群中鼓动着大家向山上爬;道家注重的是道,是自然,老子像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他告诉众生,这山是怎样的,人们怎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而佛呢,注重的是人心,释迦牟尼直指人心,对那些处于困惑中的人们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同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以宇宙观的角度来观察人生,观察社会,提出了“空”的思想。它的意义在于,将人们从单纯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中拉出来,摆脱一般的二元论、辩证法,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一切。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可使自心在纷乱中保持平静,让自我与周围一切合而为一,达到和谐。爱因斯坦晚年曾经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在中国,佛家经典如《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以及《六祖坛经》,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些经典文字优美,意境深远,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启发。佛学指引我们修炼心灵,让我们洞察世事,心胸豁达,用平和的心和宇宙天地间的智慧来指导我们处世行事,在纷繁复杂充满困惑的人生旅途中,做到有所不为和有所作为。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南怀瑾先生通过一本本深入浅出的著作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加以整合、贯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怀瑾先生扮演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领略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凡学者的论著观点,多有过人之处,可作参考指导,但见解非作真理解。纵然是学贯中外、纵横古今的南怀瑾先生,也不外如是。尽信人则无己,我们在理解和消化南怀瑾先生观点的同时,也需要有正知见,在“拿来主义”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智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佛教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印度宗教哲学,从《吠陀》《净行书》《奥义书》的发展,演变成各派的哲学,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这不但是印度上古文化思想的形态,一直到现在再演变成为印度教,或各个地方自由信仰的各种教派,或多或少,仍然保留着过去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因为几千年的传统,它已经和日常生活融合成一整体。换言之,这些也已经成为他们的民族意识了。——《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社会现象。宗教是一种人们自觉的正信。真正的宗教本质上都是向善的,强调自我完善,与人为善;提倡虽将功德回向与他人,自身的功德仍丝毫未损。这在佛经中有一生动的比喻:一盏灯,能够点燃许多灯,而此灯却不会因点燃其他的灯而减弱自身的光明。南怀瑾先生多次指出,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是一种思想、文化,是一种哲学,是对物质、精神世界的主动探索与思考。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而非悬空地存在着。宗教也必然生长于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宗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推进变迁,宗教也随之发生变化。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一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印度。古印度是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之一。从地理范围来讲,古印度不仅包括今天的印度,也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在西汉时称其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到了唐代,玄奘法师将其译为“印度”。印度的远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因其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时至今日,印度是世界上少数仍保存有自身特色、独树一格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的大部分人民似乎仍生活在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时空里,因为印度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由宗教理论及种姓制度所构成。种姓制度严格划分身份、阶层,这使印度人的社会行为和思维的形成,呈现相当大的特异性。人生于天地之间,就无可避免地受到天然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南怀瑾先生如是说。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介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之间,突出于印度洋,北部以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天然屏障;东北和不丹、尼泊尔、中国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马纳尔湾、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由于印度“北背雪山,三重大海”的特殊地理,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也由此形成印度一年中的三个季节: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是暑季,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月至次年二月属凉季;再加上复杂的人种和种族制度等种种原因,自古至今,印度的文化和语言一直没有完全地统一。印度自吠陀时代(前1500—前700或前600),就依出生身份、阶级、职业等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种姓,因此构成其独特的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婆罗门)、王侯武士(刹帝利)、农工商庶民(吠舍)、贱民(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的复杂形态。贱民又称“不可碰触者”,饱受歧视,被视为不洁。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的戒律和风俗。婆罗门的权势主要来自知识传授的独占。长期以来,婆罗门自居为传统的监护者和改造者、教师、文学作品的作者或编纂者。婆罗门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的其他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的思想意识以及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婆罗门教除了主张严格的种姓制外,还认为人(首陀罗除外)的理想生活应分为四个时期:净行期(梵行期):幼时入塾,从师学习吠陀文献,实行宗教仪轨,履行宗教义务,这一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法”——求法。家居期(家住期):学成回家后娶妻生子,赚取积攒财富,履行成家立业的世俗义务,这一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欲”和“财”——结婚和求财。林居期(林栖期):离家入山,匿迹林泉,打坐参禅,侍梵祭天。过简朴的出家生活,为最后的解脱作准备;此时可携同妻子一起修行。遁世期(出世期):单独实践苦行,弃家云游乞讨,以苦为乐,磨炼意志,寻求最终的解脱。P3-5

 心若莲花处处开:跟着南怀瑾悟佛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